弃本逐末简介
弃本逐末的意思
解释: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语法:
弃本逐末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示例: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1回:“若皮毛未得,先学术数,便是弃本逐末。”
成语造句
- 1.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去农经商、弃本逐末的情况。
- 2.“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
- 3.国家势力自英宗时起不断衰弱,国内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许多农民“弃本逐末”,因为海外贸易所得复兴颇厚,逐渐成为国家所称的海寇。
- 4.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
- 5.然而东湖镇国土所弃本逐末,偷换概念,假装追究郭仕和在所批手续之外超过了多少平方,完全回避其非法侵占了我家祖坟坝多少。
英语翻译
- 英语:
pay attention to trifles but neglect essentials
弃本逐末相关词语
- 1 末大不掉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语法:末大不掉作谓语、定语;指难以驾驭。
- 2 至智弃智
- 智慧达到极点,就可舍弃智慧不用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任数》:“至智弃智,至仁忘仁,至德不德,无言无思。”语法:至智弃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倒戈弃甲
- 倒:颠倒,翻转;弃:抛弃。比喻放下武器认输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若上识天时,下穷人事,倒戈弃甲,束手归命,犹不庙绝血食。”语法:倒戈弃甲作谓语、宾语;指认输投降。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智及见兄囚在陷车,心胆已碎,又见众军倒戈弃甲而去,忙欲……”
- 4 求端讯末
- 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出处:唐·韩愈《原道》:“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 5 弃旧图新
- 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语法:弃旧图新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出岔子不可救药者外,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 6 弊帷不弃
- 帷:帐幕。破旧的帐幕也不轻易抛弃。指物品虽已破旧,却有用处。出处:《礼记·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 7 雕虫末伎
- 见“雕虫末技”。出处: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语法:雕虫末伎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字技巧。
- 8 毫末之利
- 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出处: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语法:毫末之利作主语、宾语;用于处事。
- 9 本相毕露
-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语法:本相毕露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本来面目。示例:你终于本相毕露了
- 10 探本溯源
- 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出处: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语法:探本溯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绝圣弃知
- 绝:断绝;圣:智慧;弃:舍去,抛开;知:通“智”,智慧。指摒弃聪明智巧,回归天真纯朴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语法:绝圣弃知作谓语;指摒弃聪明智巧。
- 12 穷本极源
-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语法:穷本极源作谓语;指探求事物的本源。
- 13 韩卢逐逡
-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同,狡兔名。”后以“韩卢逐?”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语法:韩卢逐逡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宁骖罢服羸全以自终,岂能与韩卢逐逡而斗行步之工。明·何景明《蹇赋》
- 14 弃义倍信
-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语法:弃义倍信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