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偏废简介
不可偏废的意思
解释:
偏废:偏重这个放弃了那个。指对相互关联的事物不能偏重一个方面;废弃或忽视另一个方面;而应同时并重。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山谷下》:“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
语法:
不可偏废偏正式;作谓语;指对双方同等看待。
示例:
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清 汇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成语造句
- 1.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不可偏废。
- 2.在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等教育不可偏废。
- 3.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很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 4.阅读和写作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可偏废。
- 5.读书和做人二者不可偏废。
- 6.集中领导和个人负责,两者不可偏废。
英语翻译
- 英语:
Neither can be neglected.
- 俄语:
нельзя пренебрегáть ни одним,ни другим
- 其他:
<法>il ne faut pas négliger ni l'un ni l'autre
不可偏废相关词语
- 1 不识东家
- 指不识近邻是圣贤。出处:“不识东家丘”的略语。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称之为“东家丘”。语法:不识东家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识货。示例:荀济人非许、郭,不识东家,虽复莠言自口,未宜荣辱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
- 2 日月不可逾
- 逾:超越。太阳月亮都不能超过。形容高不可及。出处:《后汉书·孔融传》:“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逾也。”
- 3 为德不卒
- 卒:完毕,终了。指没有把好事做到底。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语法:为德不卒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快呀,请指示我!莫要“为德不卒”!(鲁迅《三闲集 通信》)
- 4 不合适宜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 5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出处: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语法:不到黄河心不死复句式;作分句;表示不达目的不罢休。示例:这种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我们横竖总不落好,索性给他一个一不做二不休。(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 6 热不可耐
-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 7 日不我与
-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语法:日不我与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要抓紧时间。
- 8 帏薄不修
- 亦作“帏箔不修”。出处:《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语法:帏薄不修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家门淫乱。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把个杨贵妃宠得迭荡娇纵,帏薄不修。”
- 9 赏不当功
-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语法:赏不当功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史·赵锦传》:“致朝廷之上,用者不贤,贤者不用;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 10 不识不知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语法:不识不知作谓语、定语;指不识古今。示例: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 11 手头不便
- 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语法:手头不便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经济状况。示例:最近我手头不便,什么也干不了
- 12 誓不罢休
-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出处: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镜下了决心,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语法:誓不罢休作谓语;指具有坚定的决心。示例:我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13 誓死不渝
- 立誓至死不变。出处: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阵力之志,誓死不渝。”语法:誓死不渝作谓语、定语;指至死也不变心。
- 14 千不该万不该
- 比喻再三表示不应该。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铰上那玉上的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