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不知简介
不识不知的意思
解释: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语法:
不识不知作谓语、定语;指不识古今。
示例:
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不识不知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不知不觉
成语造句
- 1.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
- 2.千思万感而一顺乎不识不知之则,无逆吾明觉之体,是千思万虑谓之何思何虑也。
- 3.大哉妻之为道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妻则之,荡荡乎无能名焉,不识不知,顺妻之则。
- 4.因为厌恶现社会,故悬想那些无量寿、无量光的净土;不识不知,完全天趣的伊丁园;只有快乐,毫无痛苦的天国。
- 5.不识不知,恍若唐虞世界,如痴如梦,俨然混沌乾坤。
- 6.且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古人事业。
不识不知相关词语
- 1 手头不便
- 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兄弟不过一时手头不便,欠了他几个臭钱。”语法:手头不便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经济状况。示例:最近我手头不便,什么也干不了
- 2 誓不罢休
-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出处: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镜下了决心,不查个青红皂白誓不罢休。”语法:誓不罢休作谓语;指具有坚定的决心。示例:我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3 知过能改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出处:《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语法:知过能改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示例:然一诗之感动于人,而冢宰亦知过能改,皆可以示后,故录之。明 黄溥《闲中古录》
- 4 不义之财
-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语法:不义之财偏正式;作宾语;指来源不正当的钱财。示例:这不义之财,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 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出处:《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语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 6 不通时宜
-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语法:不通时宜作谓语、定语;指不懂为人处世。
- 7 粪土不如
-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单可恨的,偏生要把前妻男女,百般凌虐,粪土不如。”语法:粪土不如作谓语、定语;形容毫无价值的东西。示例:他的这种行为真是粪土不如
- 8 不干不浄
-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示例:王朔《人莫予毒》:“除非你说的是那些常来他这儿的不干不净的女孩子。”
- 9 源源不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竭:完。形容接连不断,没有尽头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又防止了对于人力资源的滥用和浪费,人力动员却可以源源不竭。”语法:源源不竭作定语、状语;指连续不断。
- 10 天不憗遗一老
- 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语法:天不憗遗一老作宾语、定语;用于对老人的悼词。示例:汉·蔡邕《陈太丘碑》:“天不憗遗一老,俾屏我王。”
- 11 知之非艰
-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出处:《尚书·说命中》
- 12 细不容发
- 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出处:《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语法:细不容发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默而识之
-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 14 赏不当功
-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语法:赏不当功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史·赵锦传》:“致朝廷之上,用者不贤,贤者不用;赏不当功,罚不当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