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过能改简介
知过能改的意思
解释: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出处:
《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语法:
知过能改作谓语、定语;指人谦虚。
示例:
然一诗之感动于人,而冢宰亦知过能改,皆可以示后,故录之。明 黄溥《闲中古录》
成语造句
- 1.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 2.杰克过去是小偷,但是现已知过能改重新做人了。
- 3.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大家才会以既往不咎的心胸原谅你过去种种不是。
- 4.好好好,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我送你百两银子作路费,切记学坏容易,学好难。
- 5.而且,而且,爹不是也说了嘛,人孰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 6.李嗣源还知过能改,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
知过能改相关词语
- 1 改头换尾
-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出处:唐·彦惾《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卷:“增加卷轴,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语法:改头换尾作谓语、定语、状语;同“改头换面”。
- 2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出处:鲁迅《而已集·“意表之外”》:“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也许后来还要开口。”语法:江山好改,本性难移作定语、宾语、分句;形容本性很难改变。
- 3 粥粥无能
-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形容谦卑、柔弱而没有能力。出处:《礼记 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语法:粥粥无能作谓语、定语;指无能的人。示例:自服官日,取汉唐以来代不数见之人以自律,故自视若粥粥无能者。清 方苞《尹元孚墓志铭》
- 4 知之非艰
-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出处:《尚书·说命中》
- 5 改容易貌
- 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出处:《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语法:改容易貌作谓语;指改变了神色。示例:你就是改容易貌,我还是能认识你
- 6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出处: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语法: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7 饱汉不知饿汉饥
-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语法:饱汉不知饿汉饥主谓式;作宾语、分句;指不能理解别人的处境。示例:你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 8 迷不知归
- 迷:分辨不清。犯了错误却不知悔改出处: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矛盾自相,迷不知归,以窘人者自窘。”语法:迷不知归作谓语、定语;用于不知改过。
- 9 知慕少艾
- 少年人的美丽情感。
- 10 功过是非
- 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出处:邓小平《对起草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语法:功过是非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
- 11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出处:《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法:知其不可而为之作谓语、宾语;指意志坚决。示例:吾辈固知其不可而为之耳。(章炳麟《致伯中书十四》)
- 12 仁者能仁
- 旧谓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语法:仁者能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都只为美貌潘安,仁者能仁,一会家心中自忖,谁与俺通个殷勤。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
- 13 不识不知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语法:不识不知作谓语、定语;指不识古今。示例: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 14 省愆寡过
- 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出处:清·林则徐《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要知早结一日,少抢一人,皆可省愆寡过,复何惮而不为乎?”语法:省愆寡过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