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不分简介
五谷不分的意思
解释: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语法:
五谷不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五谷不分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不辨菽麦
成语造句
- 1.农村干部如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 2.我们新一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 3.没有你的消息,我一筹莫展,两眼发直地望着天花板,三缄其口不再有语言,内心四面楚歌一片慌乱,五谷不分从此要失去视线,原谅我让我六神有主吧!
- 4.虽然那条蛇很是巨大,足足有四五丈长,剥皮抽筋什么的,肯定是一个艰难的任务,而且做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材宅男,洛大爷平素连只鸡都没有杀过。
- 5.郑毅是一个标准的城市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然是没开过拖拉机这种履带车辆的。
- 6.你说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教孩童们读读书识识字尚可,怎么可能会翻上阁楼糟蹋残杀马家小姐?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经历卫、陈、蔡等国的碰壁后,从叶邑出来迷了路,子路前去问路,回来后发现不见了孔子,就问地里耕种的农夫,农夫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发现遇到德高的隐者,只好自己寻找
英语翻译
- 英语:
cannot tell wheat from beans
五谷不分相关词语
- 1 百折不移
-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出处:明 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语法:百折不移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意志坚定。
- 2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语法: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个性。
- 3 原封不动
- 封:封口。原意为原来贴好的封口一点也没变动。比喻一切照原样;丝毫没有变动。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小娘子道:‘日日与主翁来看炉,是原封不动的,不知何如?’”语法:原封不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改变任何东西。示例:他把那个人送来的礼物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 4 水泄不漏
-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小小国都,城不高,池不深,被三国兵车,密密扎扎围得水泄不漏,城内好王害怕。”语法:水泄不漏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四回:“你正是马蹄刀,水杓里切菜,水泄不漏,半点儿也没有落在地。”
- 5 末大不掉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语法:末大不掉作谓语、定语;指难以驾驭。
- 6 必不挠北
- 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语法:必不挠北作谓语;指一定胜利。
- 7 比岁不登
-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出处:《汉书 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语法:比岁不登作谓语;指农业欠收。
- 8 一不拗众
-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玉凤姑娘此时被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心里乱舞莺花,笑也顾不及了,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 9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语法:挈瓶之智,守不假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尽在不言中
- 尽: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我正是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语法:尽在不言中作谓语;指不要用言语表达。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刘不才不提王有龄,真所谓‘尽在不言中’。”
- 11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语法:困而不学作谓语;指遇到困难却不肯学习。示例:困而不学,终于不知,斯为下尔。(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
- 12 中立不倚
-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出处:《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语法:中立不倚作谓语、定语;指不偏不倚。示例:唐·白居易《除裴度中书舍人制》:“况中立不倚,道直气平,介然风规。”
- 13 不胜其烦
-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语法:不胜其烦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指事物烦杂叫人受不了。示例:许多反动宣传影片,列举名目就不胜其烦。(鲁迅《二心集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 14 红不棱登
- 令人生厌的红色语法:红不棱登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那件衣服洗得红不棱登的,难看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