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如豆简介
眼光如豆的意思
解释:
指目光短浅,缺乏深远的见解
出处: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
语法:
眼光如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但可怕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
眼光如豆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鼠目寸光
英语翻译
- 俄语:
с узким кругозором
眼光如豆相关词语
- 1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语法:凿壁偷光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 难行和不信》)
- 2 视死如饴
- 指甘心死去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语法:视死如饴作谓语;指甘心死去。示例:清·徐岳《琼枝曼仙记》:“琼枝曼仙一娼耳,奋不顾身,视死如饴,不更贤于忠臣义士之所为耶?”
- 3 如泣如诉
-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语法:如泣如诉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乐声。示例:风声如泣如诉,墓地凄然悲凉。(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 4 咬字眼儿
- 5 青白眼
- ◎ 青白眼qīngbáiyǎn[think highly of or look down on] 眼球青黑色,其旁白色。喻对人重视为青眼,对人轻视为白眼
- 6 果然如此
-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语法:果然如此作谓语、分句;指不出所料。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果然如此,可真的是谈不下去了。”
- 7 泪下如雨
-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出处:《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语法:泪下如雨作谓语、状语;指十分悲伤。示例:见孤鹤集于塔顶,曼声天末,君不觉泪下如雨。清·黄宗羲《谢时符墓志铭》
- 8 罪恶如山
- 形容罪恶多而重出处:《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语法:罪恶如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
- 9 疾电之光
- 疾:疾速,快速;电:闪电。 像迅急的闪电射出的光。形容变化急速。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或如迸豆之急,或如惊马之驰,或如疾电之光。” 近义词:快如闪电
- 10 闻名不如见面
-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出处:《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语法:闻名不如见面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王博高也不觉好笑,连说:“老兄真是个爽快人,闻名不如见面。”(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 11 狗眼看人
- 比喻眼光势力。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语法:狗眼看人作宾语、定语;指人势利眼。示例:你这是狗眼看人
- 12 肉眼凡夫
- 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出处: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语法:肉眼凡夫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凡夫俗子。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40卷:“勃乃三尺童稚,一介寒儒,肉眼凡夫,冒渎尊神,请勿见罪!”
- 13 室如悬罄
- 见“室如县罄”。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语法:室如悬罄作谓语、定语;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 14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语法:胆如斗大作谓语、状语;指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