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如饴简介
视死如饴的意思
解释:
指甘心死去
出处: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
语法:
视死如饴作谓语;指甘心死去。
示例:
清·徐岳《琼枝曼仙记》:“琼枝曼仙一娼耳,奋不顾身,视死如饴,不更贤于忠臣义士之所为耶?”
视死如饴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含笑九泉
英语翻译
- 英语:
die willingly
视死如饴相关词语
- 1 如泣如诉
-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语法:如泣如诉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乐声。示例:风声如泣如诉,墓地凄然悲凉。(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 2 睚眦触死
- 谓因小怨而被处死。《後汉书·王允传》:“是時宦者横暴,睚眦觸死。”
- 3 果然如此
-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语法:果然如此作谓语、分句;指不出所料。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果然如此,可真的是谈不下去了。”
- 4 泪下如雨
-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出处:《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语法:泪下如雨作谓语、状语;指十分悲伤。示例:见孤鹤集于塔顶,曼声天末,君不觉泪下如雨。清·黄宗羲《谢时符墓志铭》
- 5 养生丧死
- 同“养生送死”。丧,治丧。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语法:养生丧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鹰视虎步
- 见“鹰视狼步”。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杀之性,不可亲也。”语法:鹰视虎步作定语、宾语;指人举止。
- 7 罪恶如山
- 形容罪恶多而重出处:《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语法:罪恶如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
- 8 七死七生
- 亦作“七生七死”。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 9 闻名不如见面
-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出处:《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语法:闻名不如见面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王博高也不觉好笑,连说:“老兄真是个爽快人,闻名不如见面。”(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 10 鸱视虎顾
- 见“鸱视狼顾”。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凫浴猿躩,熊经鸟伸,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语法:鸱视虎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 11 付诸阙如
- 让这些空缺起来
- 12 观者如市
- 形容观看的人多。出处:唐·牛僧孺《玄怪录·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语法:观者如市作定语、状语;形容观看人数众多。示例:罗方远,江夏人也。刺史春致设,观者如市。《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引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罗方远》
- 13 眼光如豆
- 指目光短浅,缺乏深远的见解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语法:眼光如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但可怕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
- 14 死缠硬磨
- 指一味不休的纠缠某人或某事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要不然张彪怎么会死缠硬磨不肯放过她呢!”语法:死缠硬磨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但要是这家人死缠硬磨,她二妈又从旁劝说,她到时又可能没勇气和这一群县上的头面人物破开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