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谙练简介
通达谙练的意思
解释: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通达谙练相关词语
- 1 通儒达识
- 见“通儒达士”。出处:《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语法:通儒达识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累世通好
- 世世代代友好往来多指国与国之间出处:《后汉书·孔融传》
- 3 言不谙典
- 谙:熟悉。说话用词不能依据经典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语法:言不谙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通元识微
-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出处: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语法:通元识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火然泉达
- 比喻形势发展迅猛。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语法:火然泉达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形势发展迅猛。示例:梁启超《立宪纪闻》:“立宪之议,遍于全国。盖至是而中国立宪之机,直如火然泉达,有不能自已之势焉。”
- 6 通上彻下
- ①谓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语法:通上彻下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8回:“取过袍笏、冠带、靴袜之类,通上彻下,回敬一周。”
- 7 通忧共患
- 共同承担忧患。出处: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语法:通忧共患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通文达礼
- 谓有学问懂礼仪。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语法:通文达礼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手眼通天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语法:手眼通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示例: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红花会,任他手眼通天,也难逃出我的手掌心。”
- 10 通力合作
-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语法:通力合作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都在向我们说明通力合作,进向平和的建设的道路。(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记苏联版画展览会》)
- 11 融释贯通
-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出处:清 戴名世《〈读易质疑〉序》:“世苟有通学古之士,潜心冥会,融释贯通,其于程朱继志述事,能补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语法:融释贯通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习或思想。
- 12 透古通今
- 透:通过。贯通古今出处: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间隔》:“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语法:透古通今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通同作弊
- 作弊: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坏事。出处: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语法:通同作弊作谓语;指合伙共同舞弊。示例:臣细谅度,必是祝鹍、刁应祥等,通同作弊,受赂卖放,复将假首诳上,冒功请贷,情迹显然。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二回
- 14 通衢大邑
- 同“通都大邑”。出处:清·王瑬《钞币议》:“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语法:通衢大邑作宾语;泛指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