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识微简介
通元识微的意思
解释: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出处:
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
语法:
通元识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通元识微相关词语
- 1 微言大义
-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出处: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语法:微言大义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朱自清《经典常谈 尚书第三》)
- 2 白璧微瑕
-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出处:南朝 梁 萧统《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语法:白璧微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分句;表示缺点不足掩盖优点,也表惋。示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白璧微瑕而已。
- 3 微机四伏
-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 4 才秀人微
- 秀:优异。微:卑微,低微。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语法:才秀人微作谓语;用于人怀才不遇。
- 5 短见薄识
- 指见识短浅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语法:短见薄识作宾语、定语;用于谦词。示例:浑家李氏却有些短见薄识,要做些小便宜勾当。(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五卷)
- 6 通上彻下
- ①谓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语法:通上彻下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8回:“取过袍笏、冠带、靴袜之类,通上彻下,回敬一周。”
- 7 通忧共患
- 共同承担忧患。出处: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语法:通忧共患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语法:见多识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茅盾《过年》)
- 9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语法:老马识途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示例:他虽然年高,但老马识途,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 10 剖幽析微
- 犹剖玄析微。出处:宋·叶适《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语法:剖幽析微作谓语、宾语;用于探索。
- 11 略识之无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最可笑的,还有一班市侩,不过略识之无……出了钱叫人代作了来,也送去登报。”语法:略识之无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识字不多。示例:丰子恺《告缘缘堂在天之灵》:“以最廉价广销各地,使略识之无的中国人都能了解。”
- 12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见:通“现”;显:明显。看来是隐蔽的、最细微的,实际上是最明显、最具体的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语法: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作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3 累世通好
- 世世代代友好往来多指国与国之间出处:《后汉书·孔融传》
- 14 通儒达识
- 见“通儒达士”。出处:《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语法:通儒达识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