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至简介
无所不至的意思
解释: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语法:
无所不至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例: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慈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
成语造句
- 1.侵略中国的日军无所不至,手段极其残忍。
- 2.侵略军每到一地,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所不至。
- 3.自然的大地与天空之间,企及颠峰的心性无所不至。
- 4.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时,无所不至,其手段之残酷,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
- 5.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 6.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英语翻译
- 英语:
penetrate everywhere
- 日语:
至(いた)る所に蕑り込(こ)む
- 俄语:
нет места,где бы не был <не останавливаться ни перед чем>
无所不至相关词语
- 1 别无二致
-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出处: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语法:别无二致作谓语、定语;指完全相同。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接着被拉进了这条与他们家乡别无二致的土山沟……”
- 2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二回:“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语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不想管事。示例: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采取‘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敷衍了事的态度。”
- 3 貌不惊人
- 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语法:貌不惊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示例:茅盾《如是我见我闻》:“别瞧他貌不惊人,手面可真不小。”
- 4 终身不齿
- 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语法:终身不齿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史·吴廷祚传附元载》:“诏除籍,终身不齿。”
- 5 万恶不赦
- 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出处:《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 6 言之不预
- 没有预先说明。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语法:言之不预作谓语;指没有把话说在头里。示例:否则同人当以非常手段对付,勿谓言之不预也。巴金《寒夜》二八
- 7 谋无遗策
-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语法:谋无遗策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准确。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7卷:“亦且长于谈兵,料敌制胜,谋无遗策。”
- 8 十谒朱门九不开
- 谓豪门皆为富不仁,上门求助多遭拒绝。 元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则要你一言説透千年事,俺也不怕十謁朱门九不开。” 元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又不会巧言令色,况兼今日十謁朱门九不开。” 元无名氏 《小张屠》第三折:“由你香焚满斗香,财挑万斗财,是家还舍沿离寨。这早晚十謁朱门九不开。”
- 9 目无尊长
-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出处:巴金《家》:“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实行逃婚的手段。”语法:目无尊长作谓语、定语;指人无礼。示例:钱钟书《围城》:“一早出门,也不来请安,目无尊长,成什么规矩!”
- 10 不苟言笑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语法:不苟言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示例: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 11 诲而不倦
- 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出处: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语法:诲而不倦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耐心教导别人。示例:《魏书·高允传》:“太皇太后以至德之隆,诲而不倦。”
- 12 高枕无事
- 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出处:宋·杨亿《论灵州事宜》:“度令分守边郡,贼迁可以计日成擒,朝廷可以高枕无事矣。”语法:高枕无事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劝告、指责等场合。
- 13 目不识字
-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语法:目不识字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盲。
- 14 不可避免
-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出处:毛泽东《矛盾论》:“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语法:不可避免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情等。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6章:“男女之间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心心思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