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预简介
言之不预的意思
解释:
没有预先说明。
出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
语法:
言之不预作谓语;指没有把话说在头里。
示例:
否则同人当以非常手段对付,勿谓言之不预也。巴金《寒夜》二八
成语造句
- 1.大会的安全工作必须做好,否则到时勿谓言之不预。
- 2.勿信汝之所闻所见,莫谓言之不预也!
- 3.一切犯罪分子必须限期坦白自首。否则将受到严惩,勿谓言之不预。
- 4.教老贼备好棺木千口,洗颈就戮,勿谓言之不预也!
- 5.歌少爷客气了,不过,我长年与凶兽生死厮杀,出手向来很重,歌少爷虽然尊贵,但我也不会留手的,勿谓言之不预。
- 6.奴隶军,你们听着!速速退出黄沙岭三百米开外,否则,后果自负,勿谓言之不预也!
英语翻译
- 英语:
no speaking in advance
言之不预相关词语
- 1 泛泛之谈
- 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出处:孙犁《澹定集·辟栏说明》:“一切泛泛之谈,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之作,虽名家不收。”语法:泛泛之谈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笼统地说。示例:他的泛泛之谈让我如堕五里雾中。
- 2 十谒朱门九不开
- 谓豪门皆为富不仁,上门求助多遭拒绝。 元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则去那娘亲上分付明白,则要你一言説透千年事,俺也不怕十謁朱门九不开。” 元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又不会巧言令色,况兼今日十謁朱门九不开。” 元无名氏 《小张屠》第三折:“由你香焚满斗香,财挑万斗财,是家还舍沿离寨。这早晚十謁朱门九不开。”
- 3 燕岱之石
- 比喻庸才下品。出处:隋 江总《让尚书令表》:“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琏之器。”语法:燕岱之石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4 不苟言笑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语法:不苟言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示例:且说这位郑伯才君,单名一个雄字,乃是湖南湘潭县人,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 5 阿保之劳
-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出处:《晋书 顾和传》:“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颌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语法:阿保之劳作主语、宾语;指父母的成绩。
- 6 诲而不倦
- 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出处: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语法:诲而不倦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耐心教导别人。示例:《魏书·高允传》:“太皇太后以至德之隆,诲而不倦。”
- 7 矜持不苟
- 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语法:矜持不苟作谓语、定语;指处事认真。
- 8 不安本分
- 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语法:不安本分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守规矩。示例:鲁迅《坟·寡妇主义》:“她们却以为不安本分了:都有罪。”
- 9 薄唇轻言
-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出处: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语法:薄唇轻言作谓语、宾语;指人多嘴。
- 10 池中之物
- 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语法:池中之物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钱钟书《围城》:“王主任要电报看了,赞他实至名归,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蛟龙非池中之物。”
- 11 贫贱之知
- 见“贫贱之交”。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语法:贫贱之知作宾语;指知心朋友。
- 12 江海之士
- 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语法:江海之士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隐士。
- 13 万恶不赦
- 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出处:《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 14 终身不齿
- 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语法:终身不齿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史·吴廷祚传附元载》:“诏除籍,终身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