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嫉简介
人神共嫉的意思
解释: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出处: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实由自邀功赏,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语法:
人神共嫉作定语、状语;用于民愤很大。
人神共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人神同嫉
英语翻译
- 英语:
arouse the great indignation of both men and gods
人神共嫉相关词语
- 1 出圣入神
- 谓神奇高妙。出处: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下》:“中问六语最吃紧,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语法:出圣入神作宾语、定语;形容高妙神奇。示例:至于窦氏《璇玑》,以八寸之锦,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成文章,夺真宰之秘,泄造化之工,可谓出圣入神,亘古一人而已。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
- 2 应天从人
- 应:顺,顺应。上顺天命,下适应民意。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出处:《梁书·颜协传》:“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语法:应天从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万人一心
- 一万人一条心,众人团结一致
- 4 荣辱与共
- 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指关系十分密切出处: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语法:荣辱与共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既然两个完全对立的看法都可以荣辱与共,其他的看法也应该得到它们的身份证。”
- 5 心安神泰
- 泰:通畅,平安。心神安宁,泰然自若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语法:心安神泰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心态等。
- 6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出处:《汉书 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 苻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语法: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符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 7 与人无忤
- 忤:抵触。没有和人相抵触的时候。指与人相处和善。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
- 8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语法: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作宾语、分句;指以牙还牙。示例:况这班奸党,不知屈害多少忠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是快心之事。(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 9 路人皆知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语法:路人皆知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示例:季羡林《悼念邓广铭先生》:“也能知道蒋介石之心是路人皆知。”
- 10 天人路隔
-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语法:天人路隔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1 郢人斵垩
- 同“ 郢匠揮斤 ”。元 刘敏中 《最高楼》词:“ 郢 人斵堊元無迹,仙家種玉不論畦。”
- 12 移祸于人
- 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祸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语法:移祸于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转嫁给别人。
- 13 臧否人物
- 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未尝臧否人物。”语法:臧否人物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评论人物好坏。示例: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臧否人物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 14 睹物思人
-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出处: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语法:睹物思人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对故人的怀念。示例: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