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拼音,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近反义词,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什么意思
- jí即
- yǐ以
- qí其
- rén人
- zhī之
- dào道
- huán还
- zhì治
- qí其
- rén人
- zhī之
- shēn身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简介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
解释: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出处: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语法: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作宾语、分句;指以牙还牙。
示例:
况这班奸党,不知屈害多少忠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是快心之事。(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以牙还牙
英语翻译
- 英语:
do unto them as they do unto us <answer a fool according to his folly; deal with somebody as he deals with you>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关词语
- 1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语法: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鲁迅《“文人相轻”》:“但我们现在所处的并非汉魏之际,也不必拾如那时的文人,一定要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2 其奈我何
- 奈:如何。能把我怎么样?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0章:“段还以为‘我不自动辞职,总统其奈我何’!”语法:其奈我何作谓语、分句;用于疑问句。
- 3 路人皆知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语法:路人皆知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示例:季羡林《悼念邓广铭先生》:“也能知道蒋介石之心是路人皆知。”
- 4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出处:《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语法: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复句式;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处于高度警惕状态。示例:他传令将士做到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 5 天人路隔
-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直到得干戈平静,仙客入京来访,不匡刘尚书被人诬陷,家小配入掖庭,从此天人路隔,永无相会之日了。”语法:天人路隔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百年之好
- 永久而美满的结合。指男女结为夫妻。亦作“百岁之好”出处:宋 罗烨《醉翁谈录 张氏夜奔吕星哥》:“今宁随君远奔,以结百年之好。”语法:百年之好偏正式;作宾语;用于新婚祝颂赞辞。示例:我们诚挚的祝福这对新婚夫妇能同舟共济,修成百年之好。
- 7 胡说白道
- 犹言胡说八道。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单管只胡说白道的。”语法:胡说白道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说话没根据。示例:谁知半夜里一叠连声的嚷起心疼来,嘴里胡说白道,只说好像刀子割了去的似的。《红楼梦》第八三回
- 8 郢人斵垩
- 同“ 郢匠揮斤 ”。元 刘敏中 《最高楼》词:“ 郢 人斵堊元無迹,仙家種玉不論畦。”
- 9 移祸于人
- 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祸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语法:移祸于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转嫁给别人。
- 10 月露之体
- 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出处:语本《隋书·李谔传》:“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语法:月露之体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世所盛行宋元词曲,咸以昉于唐末,然实陈隋始之,盖齐梁月露之体,矜华角丽,固已兆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
- 11 反其道而行之
-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语法:反其道而行之连动式;作谓语;指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示例:家长们总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可很多孩子存在好奇心,反其道而行之,最后闹出事来。
- 12 袭人故智
- 袭:因袭,套用。智:指计算。套用别人使用过的计策。
- 13 与人无忤
- 忤:抵触。没有和人相抵触的时候。指与人相处和善。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
- 14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出处:《汉书 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 苻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语法: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符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