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奈我何简介
其奈我何的意思
解释:
奈:如何。能把我怎么样?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0章:“段还以为‘我不自动辞职,总统其奈我何’!”
语法:
其奈我何作谓语、分句;用于疑问句。
成语造句
- 1.就算你练成了本门的内功心法,又其奈我何?清理门户,你大言不惭,这话该由我们说才对!
- 2.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我心不动,阴煞其奈我何。
- 3.是啊,我洪某人受命天父,上有天神庇佑,下有张义士这样的忠勇猛将,寻常的清狗鬼怪其奈我何?
- 4.你不过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其奈我何。
- 5.敝派要找到哪位,有如探囊取物,哼,皇宫大内,其奈我何!
- 6.姓张的,你尚且奈何我不得,几个歪字其奈我何!
英语翻译
- 英语:
What can they do to me?
其奈我何相关词语
- 1 为蛇若何
- 虺:小蛇;催:毁灭;若何:奈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吗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弱小时,就把它消灭。后也泛指坏人要及早除掉。 出自:《国语·吴语》:“吴王将许越成,申胥谏曰:‘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 2 反其道而行之
-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语法:反其道而行之连动式;作谓语;指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示例:家长们总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可很多孩子存在好奇心,反其道而行之,最后闹出事来。
- 3 连抵其隙
-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语法:连抵其隙作谓语;用于对话、文章等。示例:他的话连抵其隙,让他没有还击的机会
- 4 先得我心
- 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语法:先得我心作宾语;用于称赞别人。示例: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清 陈澧《东塾读书记 孟子》)
- 5 何所不至
- 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什么坏事都干。
- 6 无奈我何
- 不能把我怎么样。即无法对付我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奈我何。”语法:无奈我何作谓语;指不能把我怎么样。示例:你最终还是无奈我何
- 7 弃其余鱼
- 《淮南子·齐俗训》载: 惠施 为 梁 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 庄子 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后因以“棄其餘魚”比喻节欲知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阮嗣宗 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誡’之譬也; 謝幼輿 贜賄黜削,違‘棄其餘魚’之旨也。”
- 8 貌如其心
- 外貌长得象他的心一样宽厚老实。
- 9 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
- 负:辜负;莫: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出处:《斩鬼传》第六回:“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奇方得自曹操。”语法: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 10 你唱我和
- 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②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两人每每你唱我和,做成联句。”语法:你唱我和作宾语、分句;指协调一致。示例:《照世杯·百和坊将天作有》:“一时便有许多同类,你唱我和。”
- 11 人我是非
- 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语法:人我是非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一梦之中,见了人我是非,得失荣枯,遂有出尘之志。明·无名氏《度黄龙》楔子
- 12 泰山其颓
-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语法:泰山其颓主谓式;作谓语;用于悼词。示例:叶圣陶《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
- 13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语法: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作宾语、分句;指以牙还牙。示例:况这班奸党,不知屈害多少忠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是快心之事。(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 14 复蹈其辙
-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出处:《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语法:复蹈其辙作谓语;指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2回:“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复蹈其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