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力民简介
守时力民的意思
解释:
守时:顺时行事;力民:使人民尽力。指顺应时势采取能使人民尽力的措施。
出处:
《荀子·富国》:“守时力民,进事长功,和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
守时力民相关词语
- 1 官偪民反
- 见“官逼民反”。
- 2 抱残守缺
-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出处: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语法:抱残守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人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示例: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朱自清《经典常谈 周易第二》)
- 3 民心不壹
- 人民的心意不一致。出处:《左传 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示例:永与陛下系出同宗,乃独僭称尊号,煽动华夷,惑民视听……今若不先加除灭,恐民心不壹,后患方长,怎得谓不足深忧!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七十五回
- 4 守正不挠
- 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语法:守正不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6卷:“不以门阀自高,益能守正不挠,为时名相。”
- 5 哄动一时
- 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2回:“从此芳名大震,哄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语法:哄动一时作谓语、定语;指在一个时期内惊动很多人。示例:这哄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论人言可畏》)
- 6 法力无边
-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无边,通天达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语法:法力无边作宾语、定语;比喻力量极大。示例:我不相信什么法力无边的说法
- 7 民安物阜
- 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出处:明 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语法:民安物阜作宾语、定语;指社会状况。示例:天下和乐,四海人又安。虽未敢谓家给人足,俗易风移,而欲使民安物阜之心,始终如一。(《清史稿·圣祖纪三》)
- 8 权均力齐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出处: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语法:权均力齐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 9 现时报
- 现时:今生今世。指今世作恶就在今世遭报应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前日这老道前来求亲时,我们只怪他不伦,岂只是个妖魔,今日也现时报了。”语法:现时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茅盾《秋收》:“到镇上去吃点苦头,这才叫现时报,老天爷有眼!”
- 10 遵纪守法
-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示例: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
- 11 婴城固守
- 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出处:东汉·班固《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语法:婴城固守作谓语、定语;指防御。示例: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国安焚铜陵,掠南陵,所至人皆婴城固守。”
- 12 抱令守律
- 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语法:抱令守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知变通。示例:抱令守律的人也会犯错误的
- 13 民殷国富
- 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出处:《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语法:民殷国富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示例: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 14 病国殃民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语法:病国殃民作状语、定语;同“祸国殃民”。示例:你们的结果必弄得病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