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瞽引瞽简介
以瞽引瞽的意思
解释: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语法:
以瞽引瞽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迨至妖胡窃天国,以瞽引瞽害愈深。中国近台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醒世文》
以瞽引瞽相关词语
- 1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 用感情打动人心,用道理使人明白
- 2 引狼拒虎
- 见“引虎拒狼”。出处: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语法:引狼拒虎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以战养战
-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语法:以战养战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 4 母以子贵
-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出处:《公羊传 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语法:母以子贵作宾语、分句;指母子关系。示例: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贵。(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 5 邦以民为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语法:邦以民为本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示例:邦以民为本,鱼饥费香饵。(唐 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 6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出处:诸葛亮《诫子书》
- 7 汲引忘疲
-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出处:唐 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语法:汲引忘疲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出处: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语法: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自郐以下
- 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语法:自郐以下偏正式;作分句;含贬义。示例: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以下了。”
- 10 民以食为本
- 民众以粮食为根本出处: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为本。”语法:民以食为本作宾语、定语;指粮食的重要性。
- 11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堪:胜任。树木尚且凋落,人怎能不衰老出处: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语法: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作宾语、分句;用于慨叹。示例: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12 堪以告慰
- 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出处: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堪以告慰。”语法:堪以告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看了这封信终于可以让我堪以告慰了
- 13 以古非今
-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语法:以古非今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用历史故事非难当今。
- 14 以酒浇愁
- 借助酒来排遗心中的积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