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比热容公式是什么
Q=cmΔt c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差 也可分成两条写: 吸热时:Q吸=cm(t-t0) 放热时:Q放=cm(t0-t) 其中:t是末温,t0是初温北境漫步2023-07-19 10:30:421
初中物理比热容公式问题
70-20呗 其实我也是初中生 这里也不太会北营2023-07-19 10:30:425
比热容的物理计算公式?
Q吸=cm(t-t0)Q放=cm(t0-t)kikcik2023-07-19 10:30:384
求物理比热容的所有公式,包括变形公式!最好能写在纸上!给好评外加悬赏值!
u3002u3002豆豆staR2023-07-19 10:30:363
物理比热容的公式
c=Q/m(t-t)gitcloud2023-07-19 10:30:033
比热容的物理计算公式?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specific heat),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 计算公式 Q=cm△t Q表示热量 c表示比热容 m表示质量 △t表示变化的温度 Q吸=cm(t-t0) Q 吸表示吸收的热量 c表示比热容 m表示质量 t表示末温 t0表示初温 Q放=cm(t0-t) Q放表示放出的热量 c表示比热容 m表示质量 t表示末温 t0表示初温韦斯特兰2023-07-19 10:30:01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什么
碳的分子结构 空间结构不同北有云溪2023-07-19 10:28:402
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什么?
物理性质有差异 1、熔沸点:金刚石石墨碳60 (因为他们的晶体类型不同,分别是原子晶体,混合型晶体,分子晶体) 2、颜色,分别是无色透明,黑,无色透明 3、硬度,金刚石碳60石墨等物理性质有差异是由他们的结构决定的!(借用回答者:hanlei1990的答案加以回答) 金刚石和SiO2一样为正四面体并无限延伸,结构很稳定 ,属于原子晶体,具备原子晶体的硬度,熔沸点等的通性 石墨有分层。同一层有很多个六面体组成,不同层由另一种非共价键组成 所以石墨也稳定,因为同一横面很稳定。但石墨很滑,因为它的纵面很不稳。 另外石墨是复杂的物体,金刚石,C60,不导电,但石墨会,因为它集合了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多种不同的键型,所以具有金属的特性 C60组成结构为球形,可想而知其稳定性 ,单分子时硬度大mlhxueli 2023-07-19 10:28:39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碳原子的排列结构不同金刚石是成正8面体而石墨是片状拌三丝2023-07-19 10:28:372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与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要从结构上分析,即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其物理性质的差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硬度很大;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正六边形结构,并且形成层状,硬度较小;正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才导致了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Ntou1232023-07-19 10:28:372
石墨变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一定是化变左迁2023-07-19 10:28:333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最好具体点问可桃可挑2023-07-19 10:28:305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这是金刚石的三维结构这是石墨的三维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所以物理性质差别很大kikcik2023-07-19 10:28:301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tt白2023-07-19 10:28:283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晶体结构不同。石墨是层状结构,碳原子是sp2杂化,形成正六边形,每个层状结构就是这个六边形构成,层与层之间是范德法力,作用比较弱,然后碳原子还有一个电子空余,形成一个很大的π键,因此导电性、导热性很好。金刚石是共价晶体,碳原子是sp3杂化,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很稳定,因为碳原子由八个电子然后都是电子对,共价晶体。导致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金刚石化学性质金刚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无色正八面体晶体,其成分为纯碳,由碳原子以四价键链接,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质。由于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硬度非常大,熔点在华氏6900度,金刚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而且不导电。gitcloud2023-07-19 10:28:26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什么?
均由c构成,不过c原子排列不同吧。豆豆staR2023-07-19 10:28:013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金刚石的物理性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并且无色透明。2、金刚石的用途:科学家利用高温高压制成金刚石微粒,用于沙纸、钻探、研磨工具之上,可以用来切削和刻画其他物质。3、石墨的物理性质:耐高温性、导电、导热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可塑性、抗热震性。4、石墨的用途:可作铅笔芯、颜料、抛光剂;用于原子能工业和国防工业;作耐火材料;作导电材料;作耐磨润滑材料;作铸造、翻砂、压模及高温冶金材料。大鱼炖火锅2023-07-19 10:27:592
物理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步骤
第一步:放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第二步:确定起始点,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第三步:确定终点,读出终点对应的长度,视线要与尺面相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四步:最后记录测量结果,带上单位。 物理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步骤 1.放刻度尺时,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尺边不歪斜,紧贴被测物; 2.确定起始点,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3.长度量取完毕就读取对应的长度,视线要与尺面相垂直,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最后录测量结果,记得带上单位。余辉2023-07-19 10:18:011
如何使用刻度尺?初中物理
首先要了解刻度尺: 1.量程是多少; 2.零刻度是否磨损; 3.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时: 1.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 2.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录数据要写单位;此后故乡只2023-07-19 10:17:582
八上物理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刻度尺(尺面)紧靠被测物体2:(放正)尺的位置,不能倾斜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韦斯特兰2023-07-19 10:17:532
物理仪器的使用,使用的注意事项
刻度尺使用规则 使用前:1 .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观察是否磨损.2.观察量程.3.观察最小刻度值.使用时:1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立于或贴靠在被测物体上,并使刻度线与被测物垂直相交.2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所读刻度.3 .应当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秒表使用规则 使用前:转动秒表上端带滚花的手轮,上紧发条.使用时:分为 开始 停止 秒表清零 三步:1 第一次按下手轮,开始记时,指针开始走动.2 第二次按下手轮,停止记时,指针停止走动,读出时间,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所读刻度.3 第三次按下手轮,秒表清零,指针复位.温度计使用规则 使用前:观察量程 认清最小刻度 使用时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使用规则 使用前调节平衡: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 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 对于物理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之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上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这时底板水平. 使用方法 1.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秤量.用镊子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托盘天平 物理天平 弹簧秤使用规则 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应先估测被测的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秤.(2)使用弹簧秤前首先要“调零”,即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3)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指针不与秤的外壳摩擦.(4)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板.电流表试触 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流表.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电路的一个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接线柱,看看指针的偏转是否在量程之内.如果超出量程,就要改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电压表试触 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压表的接线柱,看看指针的偏转是否在量程之内.如果超出量程,就要改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电流表试触 电压表试触北有云溪2023-07-19 10:17:471
物理 刻度尺的使用
要估读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9 10:17:476
初中物理刻度尺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注意刻度尺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分度可桃可挑2023-07-19 10:17:462
初一物理,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刻度尺(尺面)紧靠被测物体2:(放正)尺的位置,不能倾斜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北境漫步2023-07-19 10:17:451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电学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的答案填在题后表格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小明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最佳的方法是用天平( )A.直接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B.测出螺帽和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C.测5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D.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2.我国运动员刘翔,多次在世界大赛上打破110m栏的世界记录,他的跨栏可以说是跑得非常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他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如同飞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电视屏幕B.电视屏幕上的一条边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D.我们自己3.小明用嘴将小茶杯内的空气吸出,小茶杯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大气压把小茶杯压在嘴唇上B.茶杯内剩余空气作用的结果C.嘴边的唾液把小茶杯粘住D.嘴把小茶杯吸住4.图1表示气流通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的情况,比较机翼上下两点a、b的流速和压强( )A.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D.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5.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比赛中他们成功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如图2所示。那么在举起杠铃的过程中( )A.甲做功较多B.甲做功较少C.甲、乙都不做功D.甲、乙做功相等且不为零6.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B.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7.小孩玩荡秋千游戏,在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的过程中,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8.用如图4所示的剪刀剪树枝时,为了容易剪断树枝,常用剪刀口的中部,而不用剪刀尖去剪树枝,这是为了( )图4A.增大动力B.减小阻力C.增大动力臂D.减小阻力臂9.在只有量筒的情况下,要取出21g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出7cm3的汽油B.用量筒量出21cm3的汽油C.用量筒量出30cm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用天平10.如图5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6所示,在装水的容器中伸入一手指(不碰到容器底和壁,且水不溢出),会使容器底部所受水的( )A.压力增大、压强增大B.压力不变、压强增大C.压力不变、压强减小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12.在2007年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选择跳绳。他的质量为50kg,在1min内跳了120次,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为5cm。设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他跳绳的平均功率约为(g取10N/kg)( )A.5WB.50WC.500WD.5000W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计16分)13.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图7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壁的厚度是 mm。图714.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变形,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 ,对同一个人,他的 不变,依 知,他受到的压强 (选择“增大”“不变”或“减小”),从而感觉舒服。15.图8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图816.小刚由广州回从化,全程60km,乘坐上午9时30分的汽车从广州准时出发,到从化是上午10时42分,那么他所用的时间是 h= min= s;该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三、作图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7.如图9,将一个小钢球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用示意图画出地面受到小球的压力。18.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在图10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图1019.如图11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图11四、计算题 (20题7分,21题8分,22题9分,23题6分 ,共30分)要求写出根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并代入数字,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20.(7分)如图12所示,小明通过动滑轮用200N的力在10s内把重为150N的物体升高4m,求:图12(1)小明做功多少焦?(2)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3)使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10N/kg)21、体重为600N的小明静止吊在单杠上(如图13),若两手与杠的接触面积是0.008m2,求:(1)他两手承受的压强是多少?(2)当他用1.2s的时间做一次标准的引体向上使身体上升0.5m,他做了多少功?功率是多大?图1322.质量为30g的香皂盒内装一块160g的香皂,漂浮在圆柱形脸盆水面上,不慎将香皂掉入盆中,但盒仍漂浮在水面上,已知香皂的密度为1.6×103kg/m3,脸盆的截面积为600cm2。不考虑香皂溶于水所引起的变化,取g=10N/kg,求:(1)(4分)香皂未掉入脸盆时,香皂盒排开多少体积的水?(2)(2分)香皂掉入脸盆中时,水面高度怎样变化?(只回答升降或不变)(3)(3分)香皂掉入盆中时,脸盆底所受水的压强怎样变化?为什么?23.(6分)自行车由比较陡的坡顶下坡,即使不踩车的脚踏,车也会越来越快,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这个现象。如果下坡时遇到紧急情况要刹车,为了安全,你选择刹自行车的前闸还是后闸?假如选用错误的车闸刹车,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7分,计19分.)2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图14甲);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已记入下表);c.把量筒内的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1)请根据以上操作填好下表的空格:盐水的体积(cm3) 容器的质量(g) 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g) 盐水的质量(g) 盐水的密度(kg/m3)10.5(2)由实验测出的盐水密度与实际盐水的密度会有误差。如本次实验按上述的a、b、c、d顺序操作,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______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于”、“等于”、“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25.小芳要探究金属圆柱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将高为8cm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金属圆柱体不接触容器底),记下金属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 1 2 3 4 5 6 7 8h/cm 0 2 4 6 8 10 12 14F/N 6.75 6.25 5.75 5.25 4.5 4.5 4.5 4.5图15(1)第3次实验时,金属圆柱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2)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圆柱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写出你的两个猜想?(2)现要求验证其中一个猜想,你要验证其中的哪一个猜想?现有器材:a.一块一端带有小钩的长方体木块;b.一块铁板;c.一块长木板;d.棉布;e.毛巾;f.弹簧测力计,你应从这些器材中选择哪些必要的器材做实验?(写器材的英文字母代号)(3)写出验证第(2)问中猜想的主要实验步骤及分析。九年物理上学期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A B A C B D C D A B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1.30(没有估读的不给分),2.914.受力面积(或接触面积);压力(或重力、质量);P=F/S;减小;15.原子核,电子(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中子,质子)16.1.2,72,4320,50三、作图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7.压力的方向、作用点有错均不给分,作用点可以不加圆点去突出,但必须在地面上,不能在球上;添力扣1分(但不出现负分)18.如图,3分。19.画F和l1各占1.5分;其中l1为OA连线,F⊥OA;若力臂l1不是线段OA,则力不是最小,但F⊥l1,只扣1分(即不重复扣分);若多画了钉子的阻力和阻力臂,扣1分(但不出现负分)。四、计算题 (20题7分,21题8分,22.9分、23、6分,共30分)要求写出根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并代入数字,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20.解:(1)做功W总=FS(1分)=200N×2×4m=1600J(1分)(2)做功的功率P==160W(1分)(3)有用功W有=Gh=150N×4m=600J(1分)机械效率η==37.5%(1分)21.解:1)P=F/S=G/S=600N/0.008m2=75000Pa(3分)2)W=Gh=600N×0.5m=300J(2分)P=W/t=300J/1.2s=250W(2分)解:(1)香皂未掉入脸盆时,香皂盒漂浮在水面(2)香皂掉入脸盆中时,水面高度下降(3)香皂掉入盆中时,脸盆底所受水的压强变小依P=ρgh可知:水的密度一定,水面的高度变小,故脸盆底所受水的压强变小。23.答:车从坡顶下坡,高处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低处的动能,所以车越来越快。(2分)为了安全,应刹后闸(1分)下坡时,如果刹了前闸,前轮(因摩擦力)静止,(1分)人和车的后轮由于具有惯性,(1分)仍然保持向前运动,从而造成翻车事故(1分)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7分,计19分)24.(1)50,64.5,54.0(或54),1.08×103;(2)小于,cabd。25.(1)1N(2分);(2)未完全浸没时,金属圆柱浸入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或所受浮力与深度成正比);(2分)完全浸没后,金属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不变)。(2分)26.(1)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猜想合理就给分,1个1分,共2分,诸如: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等)。(2)验证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需器材是a、c、d、e、f(答案多种,所选器材能满足任务就给2分,)3)实验步骤及分析:水平放置、匀速拉动、读出示数、改变接触面材料(或改变压力大小或改变放置方法);分析时指出F1=F2说明摩擦力大小与该因素无关,指出F1≠F2说明摩擦力大小与该因素有关。(步骤2分,找关键词给分,分析1分,共3分)豆豆staR2023-07-18 14:22:012
初三物理题 比热容的多选!!
比热容越大吸热越多,所以D也正确LuckySXyd2023-07-18 14:21:594
2017年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一种预案,教师在教九年级物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教案设计,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下面是我收集整理关于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以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热量计算;难点:比热容的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汇入环节 一汇入新课,板书课题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的发烫,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10分钟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课件展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11-14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阅读课本p11“比热容”部分,阅读“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知道什么是比热容及其单位;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明白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及其应用。 2.阅读课本p14“热量的计算”部分,学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吸放热的计算。 利用10分钟时间,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学生自学教材师巡视 二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10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4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第4小题要写出过程,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 2.比热容是指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____________与他的______和___________的乘积之比。用符号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用_______表示,物体的质量用_____表示,升高的温度用_______表示,则根据概念得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_______。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_____。 6.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和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_______。因此比热容______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三、后教环节 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 1你认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2本实验应采取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的探究方案。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一桶水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比较,有什么关系? 3.观察课本P12“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格”,你会发现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二预设生成和点拨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练习题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它的大小只跟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2.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3.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这是用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4.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5. 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6.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大关系的是 A.汽车的发动机用回圈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C.夏天洒水降温 D.滩涂溼地温差小 7 .热水瓶内有1.5千克水,如果它的温度从100°C下降到30°C,可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用来做功,可以做多少功?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复习讲义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②d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ardim2023-07-18 14:21:581
初四物理: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公式:Q=mcΔt看出:温度变化高的物质比热容小因此1的说法是错误的。2.比热容是物质一种特性,因此,可以用它来鉴别物质是正确的。一般来说,它鉴定的是已知物质的纯度。若只是给你一个未知物质,用比热容法是确定不出来的。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18 14:21:521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
为了反映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而引人物理量--比热容,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决定于物质本身,与物体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故A选项正确,C、D选项错.由于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比热容及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则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与比热容大的物体的质量不确定时,比热容小的物体与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不能判断;故B选项错.故选A.肖振2023-07-18 14:21:511
初三全册物理谁会?
这不是化学吗?西柚不是西游2023-07-18 14:20:256
初三全册物理有会的没?
这是化学 答案:。(1.)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1、不能用手_触摸___?药品,不要把鼻子 闻____药品(特别是毒性__)的气味,不得尝___任何药品的味道。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照_最小剂量__取用:液体3毫升___,固体_盖满试管底部__。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_放回去__,也不要_随意丢弃_,更不能_带出实验室__,要放入废液缸___。(2.)固体药品取用,一般用_钥匙_。钥匙两端为大小两匙,取用药品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小量时用小匙。有些块状固体(如_锌粒__)可用_镊子___夹取,用过的镊子___和_钥匙__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3.)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为避免药品占在试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_倾斜__,把成有药品的钥匙___或__纸槽_小心的送入试管___,然后使试管__直立__起来,让药品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把块状物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__平放_,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到_容器口__,再把容器_直立__,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慢___的滑到容器的_底部__,以免打破容器。。(4.)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试管中_,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烧杯里___,取用液体药品时,先拿下瓶_塞子_,__倒_放在桌上。让后拿起瓶子,试剂__瓶要紧贴__着__试管_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为了防止残留液流下来腐蚀标签,标签要_对着手掌心__。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5。)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上部是_胶头__,下部是细长的玻璃管,使用时。用手捏紧_胶头__,赶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手指即被吸入。取出时,把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接收器上方,(不要触及器壁以免玷污胶头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挤胶头,试剂便被滴入接收器中。取液后的滴管。应该保持胶头在上,不要_倒放__或__平放__。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不要把胶头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玷污胶头滴管。单独使用的胶头滴管,用过后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滴瓶上的胶头滴管,直接放回原瓶。 器壁以免玷污胶bikbok2023-07-18 14:20:204
在物理学中转动惯量和惯性积(离心力矩)都是如何定义的?各自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样的?
转动惯量即刚体绕轴转动惯性的度量。只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以及转轴的位置有关。 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便的性质。NerveM 2023-07-18 14:20:062
大学物理圆柱转动惯量到底怎么算
对于圆柱体 当回转轴是圆柱体轴线时I=mr^2/2 其中 m 是圆柱体的质量,r 是圆柱体的半径。对于一个质点I=mr^2,其中 m 是其质量,r 是质点和转轴的垂直距离。转动惯量只决定于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和转轴的位置,而同刚体绕轴的转动状态(如角速度的大小)无关。对于形状规则的均质刚体,可以用积分计算。一般都有算好的公式带入就行。而对于不规则刚体或非均质刚体的转动惯量,一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测定对圆柱体,以一个半径为r厚度为dr高为L的空心圆柱为研究对象,其质量dm=ρ*2πr*L*dr,其转动惯量为dI=r^2*ρ*2πr*L*dr,对dI从0到R积分,得到I=1/2ρπR^4*L即1/2mR^2这个I是ai看我这么辛苦的打字就给个好评吧亲。此后故乡只2023-07-18 14:20:051
硫酸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哪些?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蓝色三斜晶系结晶。pH:3 熔点(℃): 200(无水物) 沸点(℃): 高温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28 溶解性: 溶于水,溶于稀乙醇,不溶于无水乙醇、液氨。 主要用途: 用来制取其他铜盐, 也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杀菌剂、并用于镀铜。 其它理化性质:无水硫酸铜加热到923K时,分解成CuOtt白2023-07-18 14:19:071
关于初2物理及数学题.......在线等.....
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FinCloud2023-07-18 14:13:403
物理天体运动公式
GMm/r^2=mv^2/r=mrw^2=mr(2pai/T)^2由此公式可导出线速度,角速度,如果知道g还可以用MG=gR^2具体推导我有图片可以Q和hiFinCloud2023-07-18 14:10:483
物理中求重力加速度什么条件用什么公式,比如 v^2/r,GM/r^2,
物理中求重力加速度(不计地球自转)条件下用GM/r^2。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Mm/r^2 在不计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等于重力 GMm/r^2=mg g=GM/r^2康康map2023-07-18 14:10:461
物理重力怎么求
问题一:物理中怎么求物体的重力 因为重力的方向、施力物体,作用点都要是不变的,这样就只要求它的大小,已知质量m可以用G=mg来求;除此之外,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保持平衡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利用平衡力大小相等来求得重力的大小;如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它的重力G=所受浮力F;G=F,在空中匀速上升的热气球,它在竖直方向受到向的浮力F,向下的重力G和空气阻力f,G=F-f。 问题二:物理关于重力的! 我们常用公式G=mg来计算重力的大小,在该公式中g又称为重力加速度,它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在地球上,我们一般取g地=9.8N/Kg,也就是说在计算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时,g的数值我们一般取9.8N/Kg。 但是在月球上g月=g地/6,也就是说在计算月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时,g的数值应该为g地的1/6。 不管是月球还是地球,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重力之所以在变化,是因为受g的影响。 问题三:物理求重力,有加分 设A的重力为G1,B的重力为G2,A的体积为V1,B的体积为V2,水的密度为p 由第一张图有:G1+G2=pg×3/4V1 由第二张图有:G1+G2=pg×(1/2V1+V2) 联立上面两个式子,得到:V2=1/4V1 再由第三张图:对A来说,有:G1=pg×1/4V1,由上面算出的V2=1/4V1,则有G1=pg×V2(式子右边就是B完全进入水中时的浮力公式),意思就是说,B完全进入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A的重力, 所以还是第三张图,对B受力分析,有,G2=10+F浮2=10+G1=10+10=20N,重力为20N,质量m2就是2kg 再由G1=pg×V2,可以求出V2=G1/pg,所以p2=m2/V2=2000 太辛苦了,一定要采纳哦 问题四:在初中物理中,求重力的公式G=mg,质量5是要化为千克吗? 是的 问题五:初二物理知道物体密度和体积求物体重力怎么求 p(密度)=M(质量)/ V (体积) G(重力)=M(质量)X g(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上通常g取9.8或10(N/kg) 所以p(密度)=G(重力)/ 【g(重力加速度)X V (体积)】FinCloud2023-07-18 14:10:451
高中物理关于加速度所有公式
a=速度改变量/时间改变量2aS=V(t)2—V.2只受重力:a=g初速度为0:Vt=at总的来讲:由基本公式(Vt=Vo+at)和(S=Vot+|/2at2)来推导;向心加速度a:a=V2/R=rw2F=ma铁血嘟嘟2023-07-18 14:10:425
求与重力加速度有关的物理公式,就是在公式中有g出现的公式,越多越好~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西柚不是西游2023-07-18 14:10:371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中卫星的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详细推导过程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Mm/R2=ma所以a=GM/R2tt白2023-07-18 14:10:362
急求加速度的所有物理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 2 –V0 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 1m/ s=3.6Km/ 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 - V_o)/ 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_o =0 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高度h=gt2 / 2(从V_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 =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_o t – gt 2 / 2 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 3.有用推论V_t 2 - V_o 2 = - 2 g S 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 2 /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_x= V_o 2.竖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 V_o t 4.竖直方向位移S_y=gt2 / 2 5.运动时间t=(2S_y / 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 1/2 ) 6.合速度V_t=(V_x2+V_y2) 1/2=[ V_o2 + (gt)2 ] 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_y / V_x = gt / V_o 7.合位移S=(S_x2+ S_y2) 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_y / S_x=gt / (2V_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_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 / t=2πR / T 2.角速度ω=Φ / t = 2π / T= 2πf 3.向心加速度a=V2 / R=ω2 R=(2π/T)2 R 4.向心力F心=mV2 / R=mω2 R=m(2π/ T)2 R 5.周期与频率T=1 / 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 / 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 / s 角速度(ω):rad / s 向心加速度:m / 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 / R3=K(4π2 / 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_1m_2 / r2 G=6.67×10-11N·m2 / 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 r地)1/2=7.9Km/s V_2=11.2Km/s V_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 / (R+h)2=m4π2 (R+h) / T2 h≈36000 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 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 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 m_1m_2 / r2 G=6.67×10-11 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 Q_1Q_2 / r2 K=9.0×109 N·m2/C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 q: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 I L 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 当 L⊥B时: F=B I L , B//L时: F=0 9.洛仑兹力f=q V B 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 当V⊥B时: f=q V B , V//B时: f=0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N 一般视为f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B:磁感强度(T), L:有效长度(m), 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 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矩 1.力矩M=FL L为对应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点)的垂直距离 2.转动平衡条件 M顺时针= M逆时针 M的单位为N·m 此处N·m≠J余辉2023-07-18 14:10:351
物理公式 重力加速度 g=????怎么写
g=G/m有什么条件限制吗ardim2023-07-18 14:10:341
物理:90mm换算成m(要有过程)
楼上的,初中物理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吧...正确的过程应为90mm=90*10^-3m=0.09m我们初中的物理老师就是这样教的,绝对是正确的啦~~~肖振2023-07-18 14:09:511
冰醋酸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乙酸的熔点为16.6℃(289.6 K).沸点117.9℃(391.2 K).相对密度1.05,闪点39℃,爆炸极限4%~17%(体积).纯的乙酸在低于熔点时会冻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酸性 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Cu(CH3COO)2 + 2H2O 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 二聚物 乙酸的二聚体,虚线表示氢键 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两端连接H) 溶剂 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化学反应 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2 CH3COOH(aq)→ (CH3COO)2Mg(aq) + H2(g)NaHCO3(s)+ CH3COOH(aq) →CH3COONa(aq) + CO2(g) + H2O(l) 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 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如乙酸可以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本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中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鉴别 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若加入氯化铁(III),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Ntou1232023-07-18 14:08:411
冰醋酸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冰醋酸又叫乙酸,你从百度中输入乙酸搜素,在百度文库中有它的详细介绍。小白2023-07-18 14:08:282
稀硫酸稀盐酸硝酸醋酸各自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稀硫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2、与活泼金属反应:稀硫酸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3、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稀硫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与碱作用5、与盐作用稀硫酸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透明液体稀盐酸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和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与某些盐反应(4)与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稀盐酸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透明液体硝酸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硝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物理性质:在棕色瓶中保存的发烟硝酸纯净的硝酸是无色透明液体,工业品浓硝酸和发烟硝酸因溶有二氧化氮而显棕色。硝酸易溶于水醋酸物理性质:醋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醋酸化学性质酸性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二聚物乙酸的二聚体,虚线表示氢键乙酸的晶体结构显示,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kikcik2023-07-18 14:08:031
酸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液态,挥发性,大多数无色铁血嘟嘟2023-07-18 14:08:013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1、能和活泼金属发生反应; 2、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3、能和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 4、能和一部分盐发生反应。 常见的酸的物理性质:无机酸密度一般大于水;气态和液态较多;大多具有腐蚀性;有机酸所含羟基越多密度越小;多数无机酸能使石蕊变红。 碱的化学性质: 1、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碱可以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4、碱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碱的物理性质:固体较多;大多数具有腐蚀性。黑桃花2023-07-18 14:07:591
物理里面说的“最小分度值”是什么意思啊,有点看不懂。
就是仪器一个最小刻度所代表的物理量无尘剑 2023-07-18 14:07:592
酸的物理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有共通之处,但并没有普遍的物理性质。大鱼炖火锅2023-07-18 14:07:562
在物理中,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什么意思?
比如你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即最小那格表示1毫米,分度值就是1mm)那你读数时,把大格子表示的厘米数读出,再把小格子表示的毫米数读出来,重点来了,此时物体的长度还会多出一点点,是没有格子去对应的,要估,估一下它占1毫米的十分之几,那你就在毫米数后加上数字几,最后是单位。完成。如果物体长度与毫米的线对得很正,也就是没多出来,那也要在毫米后面估个0.如上面的3厘米还多两毫米,没有再多出来的,那就读:3.20cm如果物体长度与3厘米的刻度对得很正,那就是3.00cm真颛2023-07-18 14:07:551
在物理中,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什么意思
那是估读位。。比如最小刻度是1mm。。那你读到2mm和3mm中间时,你到底读2还是3呢?肯定都不是,你会读2.几mmJm-R2023-07-18 14:07:534
物理里面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什么意思
分度值就是测量仪器所能测量的最小值.分度值也是每小格的值.x0d测量值是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最后一位是估计的,估计值只能是一位.x0d例:25.60cm与25.6cm,在数学上,它们是相等的,但物理意义不同.x0d256.0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用这把刻度尺能准确到1mm,小于1mm 就要估计了.),x0d准确值是256mm,估计值是0.0mm.x0d25.6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用这把刻度尺能准确到1cm,小于1cm 就要估计了.),x0d准确值是25cm,估计值是0.6cm.铁血嘟嘟2023-07-18 14:07:521
物理上的量程和分度值是什么意思
标准定义分度值是: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量程是: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北有云溪2023-07-18 14:07:501
初二物理分度值是什么
在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的数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又称刻度值。如: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指相邻的两条刻线(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值,记录分度值也要有单位。 简单来说,分度值就是单位刻度的意思,也就是最小刻度,能精确读出的最小刻度。CarieVinne 2023-07-18 14:07:484
物理学的分度值是什么意思?列题给我看看
分度值是测量仪器最小刻度的大小。bikbok2023-07-18 14:07:473
物理中的分度值是什么意思
楼上回答错了,初中物理上的分度值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北营2023-07-18 14:07:474
物理里面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什么意思
在计量器具的刻度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的量的数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就是单位刻度的意思,也就是最小刻度值。尺子的分度值一般都是1mm。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分度值的意义: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表示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越高。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8 14:07:472
常见酸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酸的物理性质:有强烈的特殊气味,易挥发,沸点117、9度,熔点16、6度,一般呈棕红色或深褐色呈现紫色或无色透明,有一定溶解性,吃起来有酸味等;化学性质:是一种弱酸性物质,易燃烧,能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拌三丝2023-07-18 14:07:451
初二物理分度值是什么
在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的数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又称刻度值。如: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指相邻的两条刻线(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值,记录分度值也要有单位。 简单来说,分度值就是单位刻度的意思,也就是最小刻度,能精确读出的最小刻度。u投在线2023-07-18 14:07:404
物理里面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什么意思
在计量器具的刻度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的量的数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就是单位刻度的意思,也就是最小刻度值。尺子的分度值一般都是1mm。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分度值的意义: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表示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越高。康康map2023-07-18 14:07:392
在物理中,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什么意思?
就是读刻度尺的时候,如果标准是1cm的话,刻度尺是1.52cm的时候,我们就只需要读成1.5cm就行,如果是5cm的时候,我们写的时候就是5.0cm。kikcik2023-07-18 14:07:384
初二物理问题分度值的概念
没有见到题目,但就你所给的数值12345M来看,测量使用的工具分度值应是10M,因为记录的测量数据应包含准确值和估计值,最后一位应是估计值,12340M才是准确的因没有比10M更小的刻度所以才在最后估计了5M。水元素sl2023-07-18 14:07:333
如图所示的物理题目,要有说明,很急,谢谢
BJm-R2023-07-18 14:06:1811
如图所示解物理题
掌握浮力和压强公式就可以秒解了。肖振2023-07-18 14:06:164
如图所示 物理题 谢谢
你这个是在考试吗?要不要帮你百度一下你额tt白2023-07-18 14:06:072
德国物理学家说的“大陆漂移”是由什么引起的?
是因为现在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情况特别的严重,所以导致很多大陆板块都出现了漂移的情况,已经脱离了原来的位置。九万里风9 2023-07-18 14:05:054
物理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什么叫物距,焦距和像距?
物距:是指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焦距:是指凸透镜焦点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像距:是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后,像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18 14:04:511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他们说的很详细了铁血嘟嘟2023-07-18 14:04:457
初二物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题
问题在哪呢?NerveM 2023-07-18 14:04:423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u>2f u>v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 u=2f u=v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大小分界点 f<u<2f u<v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 u=f 不成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时不成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无穷远时,像变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仍为实像。 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苏萦2023-07-18 14:04:405
物理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应该怎样做? 化学实验:粗盐的提纯 怎样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2.实验方案: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或者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他步骤相同。3.实验结论: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粗盐提纯具体步骤(含过滤蒸发)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粗盐,水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三、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四、实验操作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2.过滤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3.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图20).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五、实验总结 过滤操作中的问题探析过滤是最常用的分离液体和固体的实验操作.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仅粗浅地介绍了过滤的操作要点,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细节性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过滤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谈一下自已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一)、怎样选择漏斗和滤纸?漏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要过滤的沉淀的量或析出固体的量,而不是看液体的体积.沉淀量或固体量较多,则所选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圆锥角应为60°.管径粗细适宜,太粗难以保持水柱,太细则水流速度慢,过滤需要的时间过长.管径末端应稍微倾斜.滤纸的选择依据所做的实验来定.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定性滤纸在过滤操作中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量滤纸主要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在中学实验中,过滤操作常用于定性实验,所以大多用定性滤纸.选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纸的边缘要比漏斗边缘低5毫米左右为宜.(二)、怎样组装过滤器?首先,将选好的滤纸对折两次,第二次对折要与第一次对折的折缝不完全重合.当这样的滤纸放入漏斗(顶角60°)中,其尖角与漏斗壁间有一定的间隙,但其上部却能完好贴在漏斗壁上.这样装成的过滤器比所有表面都贴在漏斗上的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更快.对折时,不要把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强度.然后剪去三层纸那边的两层的小角,以便在湿润后,滤纸的上部能紧密地贴在漏斗壁上.其次,将叠好的滤纸放入合适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湿润滤纸,用手指把滤纸上部1/3处轻轻压紧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时,漏斗颈应充满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颈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顶角稍上部为止.漏斗颈保持有连续的水柱,会产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过滤过程.(三)、怎样正确地进行过滤?在过滤时,玻璃棒与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部相对着;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滤纸的三层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触及滤纸;要保持垂直(笔者认为玻璃棒斜立易导致过滤液外溢);漏斗的颈部尖端紧靠接收滤液烧杯嘴部的内壁.每次转移的液体不可超过滤纸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滤液不通过滤纸而由壁间流出.对于残留在烧杯里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应该用溶剂或蒸馏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润冲,将洗液全部转移到漏斗中进行过滤.(四)、怎样正确洗涤沉淀物?如果需要洗涤沉淀物,则应立即进行洗涤,否则沉淀物在滤纸上放置过久会开裂或结块,不易润洗.可用原溶剂、蒸馏水或其它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润洗.换一个洁净的空烧杯以代替原来接受滤液的烧杯,这样可以避免因沉淀穿透滤纸而要重新过滤大体积的液体.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没所收集的沉淀物为宜.洗涤时,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体流速过猛,否则会使沉淀冲出过滤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物质,以免划破滤纸,前功尽弃.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净(五)、怎样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可根据沉淀物上可能检出的杂质类别,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来检验洗涤程度.如过滤Na2SO4、BaCl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应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AgCl)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六)、过滤时,滤液过多而超出滤纸边缘或滤纸被划破怎么办?可用少量原溶剂冲洗漏斗和滤纸2到3次,原滤液连同洗液重新进行过滤.(七)、分离沉淀和液体是否必需用过滤操作?否.当分离的沉淀量很少时,可盛物于离心试管内,用离心机进行常温下沉淀分离.用吸管吸取沉淀上清液.根据需要可进行洗涤后再离心分离.只有当沉淀量较多时,才适宜用过滤法分离(八)、过滤操作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有.要使过滤速度快,且方便洗涤,可用布氏漏斗进行减压抽滤,这使得过滤和洗涤费时少,而且便于洗涤;当过滤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应选用保温漏斗进行过滤韦斯特兰2023-07-18 14:04:392
初二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和像距有什么关系?
物距为u,橡距为f,那么二者关系是:物距与像距存在共轭关系,物距越远,像距越近;相反,物距越近,像距越远。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f<u<2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u=f 不成像,因为v=无限大(平行,所以无限大)u<f 不成像,正立放大 虚像同侧扩展资料:物距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关于符号的正负:物距u恒取正值。像距v的正负由像的实虚来确定,实像时v为正,虚像时v为负。凸透镜的f为正值,凹透镜的f为负值。)公式变形后可以得到f=uv/(u+v) 或u=vf/(v-f)或v=uf/(u-f)光经过凸透镜只在中间(这里的y轴处)发生一次折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凸透镜豆豆staR2023-07-18 14:04:331
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巧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山东德州宁津县刘营伍中学 商玉芹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常教给学生采用分区法识记这一规律。方法如下: 1.画定一直尺 2.在直尺上画出点O,为光心,在O点画一凸透镜。在凸透镜两侧标出一倍焦距点f、二倍焦距点2f。 3.分区,(如图),在凸透镜的左右两侧分成三区O──f为一区,f──2f为二区,2f以外为三区。 4.规律: 物在无穷远时,聚焦点。 物三(区)像二(区)小实倒; 物二(区)像三(区)倒大实; 物一(区)像同侧正大虚; 2F点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 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在应用和记忆时我们采用标尺: 以物体在凸透镜的左侧为例,“物在无穷远时,聚焦点”是说物体在左侧无穷远时,成像在右侧一倍焦点。“物三(区)像二(区)倒小实”,物体在左侧三区时,成像在右侧二区,特点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物二(区)像三(区)倒大实”物体在二区时,成像在右侧三区,特点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物一(区)像同侧正大虚”物体在左侧一区时,成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特点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反之,物体在凸透镜的右侧时,也同样成立。 例1、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 A.倒立 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 放大的虚像 D.正立 缩小的虚像 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物体放在此透镜主光轴距透镜30cm,”得知物体在三区,由规律“物三像二小实倒”,成像在二区小实倒,答案应B。 例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小明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4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cm B.12cm C.20cm D.48cm 分析:“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这一特征为二区像的特征“倒小实”。由我们总结的规律“物三像二倒小实”因此物体在三区。U>2f,物距为24cm,即24cm>2f,f<12cm。 答案:A请采纳 谢谢黑桃花2023-07-18 14:04:311
中考物理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怎么做?详细点 谢了
康康map2023-07-18 14:04:313
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步骤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苏州马小云2023-07-18 14:04:293
中考物理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怎么做?详细点 谢了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放大镜。阿啵呲嘚2023-07-18 14:04:271
2.简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世界之交的三大物理试验发现 300字的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以及光学等领域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应用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时,物理学界出现这样一种情绪,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到顶了,伟大的发现不会再诞生了,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在细枝末节上做一些补充、修正的工作,然而就在这时,实验上陆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使科学界大为震惊.1895年伦琴发现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这些便是世纪之交的三项伟大发现. 1、X射线的发现: 电磁学建立以后,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进行研究.1859年,法拉第的学生普留卡利用盖斯勒低压气体、放电管进行放电实验时,发生对着阴极的玻璃管壁上产生出绿色辉光.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首次把这种导致辉光出现的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偶然发现放电管附近的黑纸密封的照相底片被感光了.因为阴线射线是透不出玻璃管的,所以,伦琴认为还存在着另一种穿透力极强的看不见的射线;由于当时伦琴不知道这是什么射线,故称X射线.现在人们也称为“伦琴射线”.发现后又经过多次研究,连同拍的著名的伦琴夫人手骨结构及手上那枚金戒指的轮廓照片,一同于1895年12月公布了产生X射线的方法、穿透力及照片. X射线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反响快得惊人,因为人们深知X射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①它迅速用于外科诊断――伦琴名誉博士学位,后来又用于冶金学. ②X射线是领路岛,导致放射性和电子发现――伦琴获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现在已清楚,X射线可用高速电子流轰击,由重金属制成的靶而获得. 2、放射性的发现: X射线发现后,人们在研究X射线源的过程中,发现了元素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1896年作了一个研究X射线源的实验,由于他曾设想荧光是X射线的来源,所以,他选用了一种荧光物质――硫酸钾铀酰(铀盐)作实验材料,把它放在日光下照射,使它放出荧光,使密封在黑纸包里的照相底片感光了.但是有一次,一连几天阴雨,他只好把准备好的铀盐和密封的底片一同放进暗橱.几天后,他意外地发现底片还是感光了.这说明荧光与射线没有关系.反复实验,他得出铀盐这种放射性质是铀原子本身所具有的结论. 因而,人们把物质这种自发放出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把有放射性的物质叫放射性物质. 铀就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放射性物质.后来,居里(法)及夫人又发现了钍、钋(是铀的400倍)和镭(是铀的200万倍). 元素放射性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哲学意义. ①它打破了道尔顿的原子不可分论. ②它预示人类将获得一种新的能源――原子能,即元素放出射线,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用很少物质,可以获得很高的能量,展示了能源的美好前景. 人们又进一步研究元素的放射性,发现铀放出的射线可以被磁场分为α、β、γ三种射线,其中α是带正电的粒子流(氦核),β是带负电的电子流,它们在磁场中偏转;而γ是不带电的光子流,穿透能力最强. 3、电子的发现: 电子的发现也是研究阴极射线的一个结果,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人们终于证实了任何原子都包含着电子,揭示了电的本质,所以,电子的发现是个国际性的发现,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 电子这个概念是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实验中,认为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微粒,把这种微粒叫做电子.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三大发现打开了经典物理学的缺口,实验事实使得原子不可分、不变化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动摇.物理学家们大为震惊,认为物理学大厦地基发生了问题,好象就要地震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学危机”.其实“危机”是人们认识上出现了问题,而不是物理学本身的问题.危机也没有吓倒大多数科学家,他们勇敢地探索着,从而产生了以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大发现集中在19~20世纪之交的年代里绝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19世纪末,欧洲的工业生产和新技术应用已初具规模,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光源的应用,促使科学家研究气体放电和真空技术,新的电源及真空泵的相继问世为阴极射线的发现奠定了技术基础,而x射线以及电子的发现正是进一步研究阴极射线的直接成果,放射性的发现则是贝克勒尔对x射线的产生及铀盐磷光的深入研究后获得的,这也是铀盐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及生产领域的必然结果.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冲击了原子不可分割的经典理论,在科学界乃至哲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实验上的新发现,促进了理论上的大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使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列宁曾对当时的情况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自然界中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可变动的,它表示我们的智慧接近于认识物质:“现代物理是在临产中,它正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世纪之交的这一时期是物理学发生大转折的时期,也是物理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3.解释“黑体辐射的紫外线灾难”它的发展方向促进作用第一,这个悖论的发现和解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它表明科学的难题往往以悖论的形式表现出来;悖论一旦得到解决,科学理论随之将会获得突破性发展. 第二,这个悖论所导致的物理学革命大大地变革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在这场革命中,普朗克是被“逼出来的革命家”.其实,他的犹豫徘徊表明:解决悖论问题,除了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具备巨大的理论勇气,不受理论的束缚,否则,很难大胆地做出根本性的观念变革. 第三,这个悖论给物理学带来失望,也带来了希望.说它带来失望,是指它不仅揭示了能量均分定理等经典理论的缺陷,而且表明了经典物理学在黑体辐射问题上的失败.由于上述荒谬的结论是根据经典物理学公式推导出来的.所以这个失败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个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灾难”.说它带来希望,是指它孕育着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这个悖论迫使科学家们放弃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转向接受量子理论的新观念.ardim2023-07-18 14:04:051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1、细胞学说(1838-1839)2、能量守恒定律(1842-1847)3、生物进化论(1859)19 进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是指证明了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的重大发现,同时证明了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统一性,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三大发现具有决定的意义。扩展资料1838-1839年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证明了除原生质外,一切有机体都是从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中产生、成长起来的,它们都遵循着共同的1842-1847年关于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规律。1859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进一步证明了整个有机界,包括人类在内,都是某种机体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长期发展的结果。这些重大发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沉重地打击了形而上学自然观。因此,恩格斯非常重视并高度评价了这些重要发现,认为“有了这三个大发现,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就得到了说明,就归结到自然的原因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小白2023-07-18 14: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