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细菌会是地球上最后的生物吗?

  科学家说未来地球的最后幸存者将是微生物。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后生存的生物将是生活在地下深处的微生物,因为随着太阳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亮,只有细菌才能在这种极端条件下苟延残喘。  圣安德鲁斯大学、敦提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预计未来10亿年间太阳将变得非常炽热,地球海洋开始消失。  “进入这个转折点,大气层中有许多水分,而水蒸气是一种温室气体,将加剧温室效应,地球温度升至100摄氏度,甚至更高,”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杰克·詹姆士说,“与此同时,随着氧气减少,将导致植物和大型动物迅速消失。”  不久,一种被称作嗜极端菌的细菌将是地球上剩下的唯一生命形式。这种微生物现在就已在地球上存在,可以在恶劣环境下生存。  “届时没有太多的氧气,因此它们需要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下生存,而且高压、高盐,因为海水蒸发殆尽。”杰克·詹姆士说。  不过随着生存条件更加恶化,这种细菌也终将灭绝,大约在28亿年左右,地球将没有任何生命。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人们通常所说的细菌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的发现者是英国人罗伯特u2022虎克。  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的三十次方个。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Prokaryota)。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做古细菌(Archaea),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别。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做真细菌(Eubacteria)。  细菌 - 分类  除少数属古生菌外,多数的原核生物都是真细菌。可粗分为6种类型,即细菌(狭义)、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细菌的发现者: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  门  产水菌门Aquificae  热袍菌门Thermotogae  热脱硫杆菌门Thermodesulfobacteria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热微菌门Thermomicrobia  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蓝藻门Cyanobacteria  绿菌门Chlorobi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厚壁菌门Firmicutes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衣原体门Chlamydiae  螺旋体门Spirochaetes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黄杆菌门Flavobacteria  鞘脂杆菌门Sphingobacteria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  网团菌门Dictyoglomi  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细菌 - 分布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他生物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  此外,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极端的环境中,例如温泉,甚至是放射性废弃物中,它们被归类为嗜极生物,其中最著名的种类之一是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maritima),科学家是在意大利的一座海底火山中发现这种细菌的。然而,细菌的种类是如此之多,科学家研究过并命名的种类只占其中的小部份。细菌域下所有门中,只有约一半包含能在实验室培养的种类。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营及异营,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细菌(Bacteria,单数型:Bacterium)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 5×1030个。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 ,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粒线体和叶绿体。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Prokaryota)。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做古细菌(Archaea),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别。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做真细菌(Eubacteria)。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养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有也著广泛的运用。  1 历史  2 繁殖  3 代谢  4 运动  5 形态  6 分类学  6.1 分类地位  6.2 细菌分类  7 用处和危害  8 其他  9 参考文献  9.1 引用  9.2 书籍  10 参见  历史  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建议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微小生物体。  因为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1683年,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设计的单透镜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大概放大200倍。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和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指出细菌可导致疾病。  繁殖  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并且单个细胞也会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生遗传变异:突变(细胞自身的遗传密码发生随机改变),转化(无修饰的DNA从一个细菌转移到溶液中另一个细菌中),转染(病毒的或细菌的DNA,或者两者的DNA,通过噬菌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细菌接合(一个细菌的DNA通过两细菌间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质结构,接合菌毛,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细菌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DNA,然后进行分裂,将重组的基因组传给后代。许多细菌都含有包含染色体外DNA的质粒。  处于有利环境中时,细菌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例如菌落。  细菌以芽孢的形式度过有限的不利环境,如巴氏消毒(70-80摄氏度)的食品不能久存。  代谢  细菌具有许多不同的代谢方式。一些细菌只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它们的碳源,被称作自养生物。那些通过光合作用从光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光合自养生物。那些依靠氧化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化能自养生物。另外一些细菌依靠有机物形式的碳作为碳源,称为异养生物。  光合自养菌包括蓝细菌(蓝藻,Cyanobacteria),它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可能在制造地球大气的氧气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他的光合细菌进行一些不制造氧气的过程。包括绿硫细菌,绿非硫细菌,紫细菌和太阳杆菌。  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硫,磷,维生素和金属元素,例如钠,钾,钙,镁,铁,锌和钴。  根据它们对氧气的反应,大部分细菌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一些只能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需氧菌;另一些只能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厌氧菌;还有一些无论有氧无氧都能生长,称为兼性厌氧菌。细菌也能在人类认为是极端的环境中旺盛得生长,这类生物被称为嗜极生物。一些细菌存在于温泉中,被称为嗜热细菌;另一些居住在高盐湖中,称为嗜盐生物;还有一些存在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中,被称为嗜酸细菌和嗜碱细菌;另有一些存在于阿尔卑斯山冰川中,被称为嗜冷细菌。  运动  运动型细菌可以依靠鞭毛,细菌滑行或改变浮力来四处移动。另一类细菌,螺旋体,具有一些类似鞭毛的结构,称为轴丝,连接周质的两细胞膜。当他们移动时,身体呈现扭曲的螺旋型。螺旋菌则不具轴丝,但其具有鞭毛。  细菌鞭毛以不同方式排布。细菌一端可以有单独的极鞭毛,或者一丛鞭毛。周毛菌表面具有分散的鞭毛。  运动型细菌可以被特定刺激吸引或驱逐,这个行为称作趋性,例如,趋化性,趋光性,趋机械性。在一种特殊的细菌,粘细菌中,个体细菌互相吸引,聚集成团,形成子实体。  形态  杆菌  球菌  螺旋菌  弧菌  分类学  分类地位  细菌的分类的变化根本上反应了发展史思想的变化,许多种类甚至经常改变或改名。最近随着DNA测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细菌学被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最初除了蓝细菌外(它完全没有被归为细菌,而是归为蓝绿藻),其他细菌被认为是一类真菌。随着它们的特殊的原核细胞结构被发现,这明显不同于其他生物(它们都是真核生物),导致细菌归为一个单独的种类,在不同时期被称为原核生物,细菌,原核生物界。一般认为真核生物来源于原核生物。  通过研究rRNA序列,美国微生物学家伍兹(Carl Woese)于1976年提出,原核生物包含两个大的类群。他将其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后来被改名为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伍兹指出,这两类细菌与真核细胞是由一个原始的生物分别起源的不同的种类。研究者已经抛弃了这个模型,但是三域系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这样,细菌就可以被分为几个界,而在其他体系中被认为是一个界。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单源的群体,但是这种方法仍有争议。  细菌分类  细菌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细菌具有不同的形状。大部分细菌是如下三类:杆菌是棒状;球菌是球形(例如链球菌或葡萄球菌);螺旋菌是螺旋形。另一类,弧菌,是逗号形。  细菌的结构十分简单,原核生物,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有细胞壁。根据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来源于丹麦细菌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他发明了革兰氏染色。  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荚膜,形成了一层遮盖物或包膜。荚膜可以帮助细菌在干旱季节处于休眠状态,并能储存食物和处理废物。  用处和危害  细菌对环境,人类和动物既有用处又有危害。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甚至食物中毒。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病原体可以用抗生素处理,抗生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一般而言约百分之80%的细菌对人是无害的.  细菌通常与酵母菌及其他种类的真菌一起用于酦酵食物,例如在醋的传统制造过程中,就是利用空气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转变成醋。其他利用细菌制造的食品还有乳酪、泡菜、酱油、醋、酒、酸奶等[7][8]。细菌也能够分泌多种抗生素,例如链霉素即是由链霉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9]。  细菌能降解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来清除污染,称做生物复育(bioremediation )。举例来说,科学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来分解美国佐治亚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9]。  其他  细菌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大约出现于37亿年前。  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粒线体和叶绿体,通常被认为是来源于内共生细菌。  微生物大量分布于有食物,潮湿,合适的温度,适于它们繁殖和生长的地方。细菌可以被气流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人体是大量细菌的栖息地;可以在皮肤表面、肠道、口腔、鼻子和其他身体部位找到。它们存在于人类呼吸的空气中,喝的水中,吃的食物中。  相关资料与图片均来自于网络:通过百度搜索  相关参考文献来源如下:  中文国际:http://www.chinadaily.com.cn/hqzx/2013-07/03/content_16710477.htm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168.htm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ttp://zh.wikipedia.org/wiki/细菌  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7%BB%86%E8%8F%8C
水元素sl2023-08-05 17:30:221

最后的地球生物的基本信息

影片名称:最后的地球生物外文片名:L"ultimo terrestre更多中文片名: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导演:吉安尼·阿尔方索·帕奇诺蒂 Gian Alfonso Pacinotti编剧:Giacomo Monti ....graphic novel / 吉安尼·阿尔方索·帕奇诺蒂主演:罗贝托·赫利兹卡 / 卢卡·马里内利 / 安娜·贝拉托影片类型:剧情 / 科幻国家/地区:意大利对白语言:意大利语色彩:彩色
LuckySXyd2023-08-05 17:30:221

请问化学里的常量元素和生物里的大量元素有什么区别?

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常量元素是针对人体所需的27种元素而言,O C H N Ca P K S Na Cl Mg生物上的大量元素是针对细胞而言,对于植物体动物体所含元素有所差异。
CarieVinne 2023-08-05 17:13:292

生物: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有哪些

p mg ca B CL
豆豆staR2023-08-05 17:13:265

大量元素划分是对自然界中全部生物还是人体

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 macroelement)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亦称大量养分(macronutrien)、 宏量元素。是指 水培时的培养液中必须供应的数量较大的元素而言。其中钙、镁、钾、氮、硫和磷等的 盐类,每升中的含量分别以0.2—1.0克左右为适宜。相反,很久以来就已经知道铁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其浓度保持在数十万分之一即足。另外,由于药品的精制与 水培技术的进步,又相继确定了一些不可缺少的元素,如 锌、锰、铜、硼、 钼等,其适宜的浓度为数百万分之一左右。铁及铁以下各种元素称为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或微量养分(micronutrien)。
Ntou1232023-08-05 17:13:221

对于生物体,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共性在于

对于生物体,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共性在于都是生物生存必需的。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 macroelement)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善士六合2023-08-05 17:13:201

Na和Cl是生物体必需元素吗 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

我看一堆人都没回答到点子上,实际原因很简单,在微量与大量元素这个内容上,我们讨论的范围是细胞的组成元素,微量与大量都没提它们,只是因为它们不是细胞的组成元素。
善士六合2023-08-05 17:13:177

生物体内大量元素和微量元元素是怎样分类的

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 macroelement)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大量元素)来划分的,根据寄存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受关注的主要是两类,一种是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另一种是非生物体中(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 我们现在讨论是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80多种元素所组成。根据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等,称为大量元素;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铁又称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看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NerveM 2023-08-05 17:13:171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大量元素指的是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指的是Fe,Mn,Zn,B,Cu,Mo,Cl,Ni等1.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 macroelement)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为最基本元素,C、H、O、N为基本元素,C、H、O、N、P、K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原生质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2.微量元素指的是人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人体每日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来说必不可少。
北有云溪2023-08-05 17:13:121

生物: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区别?详细!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与大量元素的区别是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
大鱼炖火锅2023-08-05 17:13:121

生物体内大量元素和微量元元素是怎样分类的

按元素占身体重量的百分比来算的。
LuckySXyd2023-08-05 17:13:112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生物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1、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锌、硒、氟、铜、钴、镉、汞、铅、铝、钨、钡、钛、铌、锆、铷、锗和稀土元素等。大量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等。 2、其中碳为最基本元素,碳、氢、氧、氮为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磷、硫为主要元素。
黑桃花2023-08-05 17:13:101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哪种是最基本的元素

是碳元素,C
小白2023-08-05 17:13:032

Na是生物体必需元素吗 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

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CarieVinne 2023-08-05 17:13:032

生物: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区别?详细!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与大量元素的区别是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
LuckySXyd2023-08-05 17:13:001

生物中的元素哪些是大量元素

生物中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解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u投在线2023-08-05 17:12:581

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新铁臂猛童木大量元素学了就能记下来
拌三丝2023-08-05 17:12:585

因长江工业废水农药污染导致白鳍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生物因素吗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所以对森林的不合理的采伐引起环境变化箭竹大量死亡,大熊猫野生数量持续下降;工业废水、有机农药等污染长江,危害白鳍豚的生存.都是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污染,或滥捕滥杀,是栖息环境被破坏,导致大熊猫和白鳍豚不能生存而濒临灭绝,都是生物因素的影响. 故选:A.
gitcloud2023-08-05 17:11:231

七年级生物学习的显微镜问题 1、显微镜怎么用 2、凹面镜和凸面镜怎么区别,有什么作用 3、关于对光

你是初一的吗
此后故乡只2023-08-04 11:26:563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

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看,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根据已发现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材料,最早的人类可能在距今300万年或400万年之前出现。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生物进化论简介: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并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灵或神,而是具有生能的物质。这生能以进化方式,演进成生元,即细胞;这细胞便是万物中一切生命的开始。在西方思想史上,力持进化论观点的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经过多年的探索,达尔文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进化思想: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达尔文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天择的进化为其基本假设:此外,并以性别选择和生禀特质的遗传思想来作辅助。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出版,震动了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强烈地冲击了《圣经》的创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宗教“神造论”和林奈与居维叶的“物种不变论”发起一场革命,震动当世。由于进化论违反《圣经》里的创世论,所以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宗教争论的焦点。人类起源地:1、非洲: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而摇摆于各洲。2、欧洲: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3、北京人:“北京人”的发现不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1887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抱着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遗骸的热望,来到印尼的爪哇岛,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个名叫垂尼尔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颌残片,次年又发现一具头盖骨,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号头盖骨。1892年,又在不远处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这些材料后,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而且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人与猿之间的“缺环”。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使南亚说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发现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强烈的反对来自教会。教会坚持说,人类的祖先应是亚当,怎么可能是猿人呢?1911年,古生物学家马修在《气候和演化》一书中,列举种种理由鼓吹中亚高原是人类的摇篮。其理由,一是中亚因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环境变得不适宜生存,但对动物演化来说,受刺激产生的反应最有益处,所以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进人类的形成;二是哺乳动物的迁徙规律常常是最不进步的类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附近继续发展,因此在离老家比较远的地区反而能发现最原始的人类。当时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与这一假说正好吻合。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之后相继发现了“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遗迹。193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刘易斯在印巴交界处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块上颌碎块,该标本从形态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点,他便借用印度一个神的名字“拉玛”把它命名为“拉玛猿”。但由于当时他人微言轻,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学家皮尔宾姆和西蒙斯对林猿类26个属50多个种作综合研究时,注意到拉玛猿形态上的似人特点,认为它可能是人类这一支系的祖先类型,并将它从猿科中转到人科中,人类起源南亚说再度兴起。然而随着非洲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大量涌现,使人类起源非洲说重新崭露头角。4、东非地区:正当人们左右徘徊时,东非的化石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从1931年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20多年,终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鲍氏南猿”,一般称其为“东非人”。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东非地区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而且将作为“缺环”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跃升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类的先驱者。”以利基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据此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进入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后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腊、肯尼亚和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猿化石。虽然它们名称不一,但基本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的属西瓦猿型,小的为拉玛猿型,而且往往两者并存。经过各方专家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并非不同的种属,而是雌雄个体而已。既然拉玛猿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种属,焉有人类祖先之说?人类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玛猿”而明朗过,现在又迷茫了。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起源的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不仅从微观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与其他灵长动物,特别与大猿类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度,可以推算出它们分化的大致时间跨度。原先认为人和猿分离的时间大约为距今2000—2500万年间,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万年间!鉴于此,新的人类演化概念产生了,由此也决定了探索人类的发祥地不能再依据旧说行事。由于非洲大量涌现的南猿和早期人属化石,人类早期阶段的复杂图景终于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类的起源学说理论:1、达尔文理论:在达尔文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时,当时少见化石证据。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改变。在南非盛产金钢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个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采石场,在采石时经常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924年曾发现一具幼年猿类头骨,后经解剖学教授达特的研究,认为它人形态介于人和猿之间,遂将其命名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兰士瓦地区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发现一个成年个体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罗姆特莱伊采石场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颌骨和头骨碎片,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虽然人们曾在发现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时还有进步类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故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自1924年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1974年,由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逊领导的多国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被称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过300万年,以后被订名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区还曾发现一处埋有13个阿法南猿个体的骨骸,为此有人将之称为人类的“第一家庭”。90年代,非洲的古人类化石重要发现接连不断。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发现距今440万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为“始祖南猿”,经过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更名为“始祖地栖猿”。1996年,来自13个国家4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区,找到了距今250万年的南猿化石。由于它在形态上混杂着接近人和许多不同类型南猿的特点,被认为是连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属之间的一个新种代表,被订名为“惊奇南猿”。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比福拉地点,则相继发现了阿法南猿、鲍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号人”的头骨化石。后者最后被订名为“卢道尔夫人”,距今年代为190万年,并被认为是人属中的最早成员;在湖西岸,1985年曾发现有一具距今250万年的头骨,被命名为“埃塞俄比亚南猿”,他是粗壮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点发现的距今410万年的原始类型南猿化石,被命名为“湖滨南猿”。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下肢骨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点,而上肢骨却仍保留着上攀援的特点。这表明分子生物学所推测的距今500万年人与猿分道扬镳可能是对的。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早在1907年发现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视作欧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过渡的类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区,发现了80多件人类化石,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78万年以上,被认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格鲁吉亚东南边境一个名叫德玛尼西的地方,发现了一具保存完整齿列的下颌骨,形态呈直立人型。以后又发现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据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180万年,故德玛尼西人被认为是非洲以外已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欧洲最早的人化石。以色列出土的尼人类型的古人类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制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内有一条约旦河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1959年在这里发现乌贝蒂亚旧石器时代遗址。从该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器,据古地磁法测得距今年代约在150万至100万年间。有些学者认为这个遗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遗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刚从“能人”演化而来的早期直立人。我国在近半个世纪也发现了大量有关人类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云南开远发现古猿以来,70年代和80年代在云南禄丰和元谋又相继发现古猿化石,可分大小两种类型。有些学者认为大型者可谓西瓦猿型,小型者属拉玛猿型。拉玛猿作为人类远祖的论点其时在我国正风行一时,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人类远祖已在中国找到,便将小型古猿命名为“中国古猿”,以表达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科学界对拉玛猿属性认识的变更,国内有些学者将云南不同地区的古猿归属到一个新属,即禄丰猿属之内。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们只是云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亚种。60年代,陕西蓝田公王岭和云南元谋大那乌发现了直立人类型的蓝田人和元谋人,他们距今年代超出100万年,后者甚至达到170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化石。但遗憾的是,元谋人化石目前仅限于2枚上内侧门齿,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胫骨,而在非洲发现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却有完整的骨架。虽然曾经有人将湖北建始地区发现的几颗化石牙齿看作是与南猿类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获得学术界的承认。1989年在湖北郧县找到2具原始人头骨化石,一开始又将其归于南猿之列,修理后发现乃属直立人型。1980年在安徽和县及1993年在江苏南京也发现了直立人型头骨化石。虽然对于它们的年代说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万年。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县龙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门齿和一段下颌残块,同时还宣称出土了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一开始它们被部分学者鉴定为直立人型,后来国外学者介入,认为与直立人形态差异大,而与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并进一步测定了其年代为距今180万年以上,甚至超过200万年。进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并且这些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而亚洲地区出土的化石很难与它相提并论。相较而言,非洲似更有条件作为人类的发祥地。古人类学的研究还表明:能人/卢道尔夫人具有较大的躯体和较重的脑量,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较高的智能,不仅已能制造工具,很可能还有较紧密的群体关系。加上新世时期古气候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哺乳动物的迁移,由此带动了古人类群的迁徙。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后期汇成“走出非洲”的假说。部分学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以色列的乌贝蒂亚、格鲁吉亚的德玛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国的“巫山人”诸遗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类迁徙途中的遗迹。以后,非洲的能人/卢道尔夫人演化为匠人,而在亚洲则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构想出另一种过程,即非洲早期人类首先迁徙到亚洲,演化为直立人后,又返回到非洲,并迁徙到欧洲。不过“走出非洲”尚有另层意思,即现代类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迁移到各洲去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多万年前,即所谓“夏娃说”。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国距今150—200万年的古人类能站稳脚跟,更是当务之急。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在发掘和研究元谋西猿时,认为在元谋盆地小河地区豹子洞篝发现的古猿伴有石器。能制作石器,岂不是人?故将之订名为“东方人”,并将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万年前。而在同一地区的蝴蝶梁子发现的一具幼年头骨,鉴定为拉玛猿型,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宣称在地层中也找到了“石器”,将之更名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为距今400多万年前,并进而构筑了“开远拉玛猿”-“禄丰拉玛猿”-“蝴蝶拉玛猿”(或“蝴蝶人”)-“东方人”-元谋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畴人、丽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当完整的系列。鉴于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邻区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但遗憾的是,早在70年代后期,学术界已抛弃拉玛猿是人类远祖的观点。后经研究,所谓“蝴蝶人”的“石器”原来是天然石块;而“东方人”的石器,后来被证明是地表上拣来的,而且时代甚晚。1997年,我国启动了寻找200万年和更早时期人类的“攀登项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获甚微。后来在安徽繁昌发现了距今200—240万年的石制品和骨器,发现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积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制品在学术界曾引起很大争议。此外,光有石器还远远不够,它只是间接证据,关键是找到人化石。1999年在河北蔚县上新世地层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万年的石器,这远远超过了非洲发现的不超出260万年的界限,并认为这是对人类非洲起源论的一次挑战。但该标本发现于1990年,事隔9年后才公布于世令人费解。2、非洲起源论:中国学者要挑战非洲起源论,就必须找出更多的早期人类化石。就连目前所认定的我国最早的元谋人化石,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其距今只有60万年!我们必须找到更早时期的人类化石,而且这些化石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得非洲材料从属于这个体系才行。我国的古环境条件不算太差,既然已发现了丰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这样的生存环境同样适合早期人类生存。我们并不完全排除人类起源亚洲的潜在可能性,但仅有设想和冲刺的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具有说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学性。达尔文的简介: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达尔文的祖父曾预示过进化论,但碍于声誉,始终未能公开其信念。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医生,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农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对于婚姻大事,达尔文也有着科学家的谨慎。他拿了一张纸,中间划条线,线的一边写结婚的好处,另一边写单身的好处。达尔文感叹不结婚太孤单,然后连写三个“结婚”-证明完毕,必须结婚。达尔文显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喜欢和女人闲聊,他就是要找传统的贤妻良母。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朋友家的三位女儿,个个博学聪明,能跟他辩论哲学和科学,更能容纳他的。他找上了从小认识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爱玛比达尔文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达尔文母亲的弟弟。爱玛一口答应达尔文的求婚——这个爱听女人唠叨的男人,女孩子似乎都当他理想丈夫材料。虽然爱玛担心死后会和丈夫永远分手,她将上天堂,不拜上帝的丈夫则不知去何方,她也只是要求达尔文对信仰保持开放心态。两个半月后,他们就结婚了。女儿安妮的去世未能摧毁达尔文的婚姻。在爱玛的时代,女儿安妮的病故很容易被认作是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比如说,嫁了一个不信上帝的男人。但爱玛从未如此认为。两人都深爱安妮。眼见安妮停止呼吸,达尔文自己也病倒在床。他对爱玛说:我们更要互相珍重。爱玛答道: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宝藏。每到周日,他陪着爱玛和孩子走到教堂。妻子带孩子进去做礼拜,达尔文却孤身在镇中散步。爱玛未必同意《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的观点(而不是上帝创造),或许她都未必感兴趣。但也正因为如此,爱玛可以代表当时的未受过科学教育的信教大众,对《物种起源》手稿作出第一反应。爱玛仔细阅读了手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并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如果当初不结婚的那一栏里理由再多一些,如果达尔文保持单身,继续生活在伦敦的知识分子中间,如果不是和爱玛结婚,他很可能写出一本较为激烈的书。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摆脱感情的羁绊,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物种起源》初版于1859年。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不管人猿同源如何有争议,《人类的由来》一书,显然对达尔文夫妻的感情毫无影响。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们存活下来的最大的女孩子埃蒂嫁人了。达尔文告诉她: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有如我爱你的母亲。达尔文早于爱玛十四年去世。有一个传说,说他在去世前皈依了信仰。或许,是为了安慰爱玛的天堂不得相见的悲伤?没有这回事。在爱玛的日记里,未曾发现此类记录。达尔文至死是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科学家。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他在随“小猎犬号”环球旅行时,随身带了几只鸟,为了喂养这些鸟,又在船舱中种了一种叫草芦的草。船舱很暗,只有窗户透射进阳光,达尔文注意到,草的幼苗向窗户的方向弯曲、生长。但后来几十年间,达尔文忙着创建进化论,直到其晚年,才着手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光性的问题,在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一书中总结了这些实验结果。达尔文是用草的种子做这些实验的。草的种子发芽时,胚芽外面套着一层胚芽鞘,胚芽鞘首先破土而出,保护胚芽在出土时不受损伤。达尔文发现胚芽鞘是向光性的关键。如果把种子种在黑暗中,它们的胚芽鞘将垂直向上生长。如果让阳光从一侧照射秧苗,胚芽鞘则向阳光的方向弯曲。如果把胚芽鞘尖端切掉,或用不透明的东西盖住,虽然光还能照射胚芽鞘,胚芽鞘也不再向光弯曲。如果是用透明的东西遮盖胚芽鞘,则胚芽鞘向光弯曲,而且,即使用不透光的黑色沙土掩埋胚芽鞘而只留出尖端,被掩埋的胚芽鞘仍然向光弯曲。达尔文推测,在胚芽鞘的尖端分泌一种信号物质,向下输送到会弯曲的部分,是这种信号物质导致了胚芽鞘向光弯曲。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然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作为一个不求功名但具创造性的人,达尔文回避了对其理论的争议。当宗教狂热者攻击进化论与《圣经》的创世说相违背时,达尔文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写了另外几本书。《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一书报告了人类自较低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证据,报告了动物和人类心理过程相似性的证据,还报告了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证据。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豆豆staR2023-08-04 11:10:131

急!高一生物问题,关于过氧化氢的分解

应为催化剂促进了反应,本来一个可逆反应收到催化剂的作用是平衡点稍稍向正反应方向偏移的现象。
余辉2023-08-04 11:09:544

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

(1)同碳原子数的烯烃 (2)环丙烷;在使用相同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温度最低(3) (4)酸性KMnO 4 溶液;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的是丙烯,不能使酸性KMnO 4 溶液褪色的是环丙烷
韦斯特兰2023-08-04 11:04:291

(8分)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

(共8分,每格1分)(1)CH 2 =CH-CH 3 (2)加成反应,环丙烷(3)1,3-二溴丙烷, ,3(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己烯,不褪色的是环己烷 答案:(共8分,每格1分)(1)CH 2 =CH-CH 3 (2)加成反应,环丙烷(3)1,3-二溴丙烷, ,3(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己烯,不褪色的是环己烷解析:(1)写出与环丙烷(C 3 H 6 )不同类别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 2 =CH-CH 3 (2)反应①~③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不饱和度变小,其中最容易发生此类反应的环烷烃是环丙烷,因为圆环的张力环丙烷最大,最不稳定;(3)环丙烷与Br 2 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得到的产物名称为1,3-二溴丙烷,键线式: ,该物质还有3种同分异构体, 。(4)要鉴别环己烷和己烯,可选用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己烯,不褪色的是环己烷,碳碳双键易被氧化。
wpBeta2023-08-04 11:04:261

七年级下册历史,地理,生物,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豆丁网有
可桃可挑2023-08-04 11:04:263

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

(1)相同碳原子的烯烃(2)环丙烷;在都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成反应的温度最低 (3) +HBr→ (4)酸性KMnO 4 溶液;紫色褪去的是丙稀,不褪色的是环丙烷
FinCloud2023-08-04 11:04:261

(12分)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

(1)CH 2 =CH-CH 3 (2)加成反应,环丙烷 (3) ,3(4)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己烯 ,不褪色的是环己烷 试题分析:(1)由表中结构简式可知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 ,显然与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或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烯烃);(2)比较①~③的反应条件(温度)知,①反应温度最低,故环丙烷最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环丙烷;反应温度最低;(3)根据题干加成反应的信息:环结构变为链结构,不难写出所求反应的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由反应④知环烷结构不与KMnO 4 (H + )反应,而碳碳双键易被氧化,故用酸性KMnO 4 溶液可将环己烷和己烯区别开,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己烯,另一种是环己烷(或溴水,使溴水退色的是己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鉴别知识以及根据题目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tt白2023-08-04 11:04:231

(15分)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

(1)烯烃(2)环丙烷环丙烷开环加氢需要的反应温度最低(3) (4)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现象: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结论:烯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环烷烃不能(或烯烃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而环烷烃不能) (1)烯烃与环烷烃通式都是C n H 2n ,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与环烷烃同分异构,如环丙烷与丙烯的分子式都是C 3 H 6 ,二者同分异构。(2)反应①—③都是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但加热温度不一样,温度越高,反应越难进行,温度越低,反应越易进行。(3)环丁烷与HBr反应时,环丁烷中1个碳碳键断开,溴化氢中氢溴键断开,氢原子和溴原子分别与断键碳原子相连接,得到溴丁烷。(4)环烷烃与烷烃性质相似,不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烯烃能,因此可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将环丙烷和丙烯区分开来。
Chen2023-08-04 11:04:191

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

(1)相同碳原子的烯烃(2)环丙烷; 在都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加成反应的温度最低(3) (4)酸性KMnO 4 溶液; 紫色褪去的是丙稀,不褪色的是环丙烷
左迁2023-08-04 11:04:101

(2013?合肥三模)毒品可卡因又称古柯碱(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具有局部麻醉作用的天然生物碱,因

A.古柯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该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存在C、C元素之间非极性键,故B错误;C.含-COOC-,为酯类物质,不溶于水,但可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2个甲基,所以0.01mol古柯碱分子中含甲基约0.02mol,为1.204×1022个,故D正确;故选D.
hi投2023-08-04 11:02:571

乙醛是乙醚的衍生物吗?

不是。乙醛和乙醚是两种化学物质,它们的分子结构和性质都不同。乙醛(化学式为CH3CH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称为乙酰醛或乙醛酮,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常用于工业生产中作为溶剂和原料。在生物体内,乙醛是一种代谢产物,也是酒精代谢的副产物之一。而乙醚(化学式为C2H5OC2H5)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其分子中含有氧与碳、氢原子以及乙基基团。乙醚可用作溶剂、麻醉剂等,在化学实验室中也常用于制备和分离化合物。
Ntou1232023-08-04 11:00:122

一吨生物柴油等于多少升

1吨=1000千克,0号柴油的密度在标准温度20℃,一般是0.84--0.86g/cm^3即密度为0.85千克每升左右,那1吨大约有1176升。柴油是轻质石油产品,复杂烃类(碳原子数约10~22)混合物。为柴油机燃料。主要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也可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扩展资料:换算:1,000纳克(ng)= 1微克(ug)1,000微克(ug)= 1毫克(mg)1,000毫克(mg)=1克(g)1,000克(g)=1千克(kg)1,000千克(kg)=1吨(t)升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为L,其次级单位为毫升(mL)。升与其他容积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L=1000mL=0.001立方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L=1dm*1dm*1dm=10cm*10cm*10cm1mL=1立方厘米=1cc1立方米= 1000升单位换算:1英制液体盎司=28.3495231毫升(1/5英制及耳)1美制液体盎司=29.571毫升(1/4美制及耳)民间也有一种以“升”为计量单位的方法,一升是一斗的十分之一,一升米就是4000克,也就是8市斤(16两=1斤)。过去人在没有标准度量衡的基础上,发明了这种以容量来测量稻谷的方法,还是很好用的。高速柴油机(汽车用)比汽油机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长速度大于汽油。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由于高速柴油机燃料耗量(50~75g/MJ)低于汽油机(75~100g/MJ),使用柴油机的大型运载工具日益增多。柴油广泛用于大型车辆、铁路机车、船舰。主要用作柴油机的液体燃料,柴油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环保特性,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是柴油汽车、拖拉机等柴油发动机燃料。
LuckySXyd2023-08-04 10:50:081

高一的生物实验 必修一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简单的一些说明 怎么记住那些步骤

我高一时就生物不行,一考试吧原本比人家多几十里,但是一加上生物,咳,那就不行了,但是我也记住这个了,重点知识点的原因,多看看不就记住了。
铁血嘟嘟2023-08-04 10:49:502

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可桃可挑2023-08-04 10:49:50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还原性糖,菲林试剂,砖红色沉淀。实验材料:梨脂肪,苏丹3,4,橘红色。实验材料:花生子叶等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实验材料:土豆等
水元素sl2023-08-04 10:49:483

高一生物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总结三个实验所用的试剂及用量和实验现象、原理

nbjiuyf, fvbn
苏萦2023-08-04 10:49:481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向待检测的

A、检测可溶性葡萄糖时,应向待检测溶液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并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观察颜色变化,A错误;B、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先滴加苏丹Ⅲ进行染色,再用酒精清洗子叶,洗去浮色,最后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B错误;C、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1ml),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液(4滴),双缩脲试剂和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D、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把混合了待测样液与斐林试剂的试管放入50~65℃的温水中进行约2分钟的水浴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D正确.故选:D.
铁血嘟嘟2023-08-04 10:49:481

生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作非还原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能够与还原糖生成砖红色的沉淀(实际上是Cu2O)而葡萄糖则被氧化成葡萄糖酸.脂肪的鉴定原理:苏丹Ⅲ染液遇脂肪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为红色,以此来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存在,这是把化学反应和显微镜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称为显微化学反应鉴定.除此方法外,还可用下面的物理方法鉴定脂肪的存在,将花生种子烘烤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挤压白纸会出现透明的油迹,即说明花生子叶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与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试剂.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能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就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以与双缩脲实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小白2023-08-04 10:49:481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用高倍镜吗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用高倍镜,高倍镜下,视野较暗,换用高倍镜观察脂肪细胞时,可使用较大光圈增加视野亮度
拌三丝2023-08-04 10:49:48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糖类的检测注意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用量把握好,试验材料要选好。脂质的检测注意将叶子削成理想的薄片,制成临时装片。蛋白质的检测注意加入双缩脲试剂时,一定要先加入NaOH制造一个碱性环境,再加入CuSO4,
余辉2023-08-04 10:49:47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可能用到显微镜的是(  )A.还原糖的检测B.淀粉的检测

A、还原糖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A错误;B、淀粉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B错误;C、鉴定脂肪颗粒需要用显微镜检测,C正确;D、蛋白质的检测不需要使用显微镜,D错误.故选:C.
tt白2023-08-04 10:49:471

下列是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①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与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相同的,①正确;②双缩脲试剂的甲液与斐林试剂甲液成分是相同的、乙液的成分也相同,②错误;③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③错误;④还原糖检验中的颜色变化是:浅蓝色→棕色→砖红色,其中的砖红色是Cu2O,④正确;⑤制作花生临时装片时,需要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⑤正确;⑥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因此观察花生临时装片,看到的是橘黄色的脂肪颗粒,⑥错误;⑦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⑦错误.故选:D.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8-04 10:49:471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解析:A、菲林试剂虽然和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是浓度、用法、用量都不同,比如菲林试剂乙液(0.05g/ml)和双缩脲试剂的B液(0.01g/ml)浓度不同,所以A错。B、脂肪的鉴定教材中给了两种方法:宏观上检测花生种子细胞中含脂肪,研磨后得到样液,然后加苏丹三,染色后,直接观察即可,不需要用显微镜。而方法二必须要脂肪。B错D、双缩脲鉴定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正确答案选C.楼主,不知道这样回答,你满意吗?
FinCloud2023-08-04 10:49:471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高中生物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实验,高中生物实验不仅研究一切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它还与生命轨迹周围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应该如何检测呢?下面我就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的检测原理   1.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或者班氏试剂,这两种试剂都是 浅蓝色的,加入还原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2.脂肪用苏丹红,可以发现被染成橘红色   3.蛋白质有肽键,也就是有双缩脲结构,用双缩脲试剂,变成紫红色    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的检测   1.还原糖定义: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羰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2.高中生物实验之还原糖的检测方法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药液   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高中生物实验之脂肪的检测   1.脂肪定义: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   2.高中生物实验之脂肪的检测方法   ①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②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③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④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高中生物实验之蛋白质的检测   1.蛋白质定义: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高中生物实验之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①试管中加样液2mL   ②加双缩脲试剂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   ③加双缩尿试剂0.01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   ④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阿啵呲嘚2023-08-04 10:49:451

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方法

还原糖也可以用班式糖定性试剂
苏萦2023-08-04 10:49:453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易发生的问题和原因

问题:1.在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若始终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物,请分析导致试验失败的可能原因。2.在脂肪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镜检时,发现在显微镜中有一个四周粗黑、中间亮白的圆环,似戒指状。请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应如何操作才能避免?3.在蛋白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用双缩脲试剂时先使用双缩脲试剂的A液,后使用双缩脲试剂的B液,摇匀后看到的并非紫色,而是蓝色,这是为什么呢?答案:1:因为没有加入碱中和溶液中的酸,斐林试剂必须在碱性环境才能与还原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2:应该是气泡,盖玻片没有盖好,轻轻挤压使气泡移动到周围或挤出去。3:B液加多了,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蓝色将遮盖颜色反应的真实性 。
北境漫步2023-08-04 10:49:451

检测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

这道题是不是还有对照实验组?至少应该有三个组分别代表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然后作对比,大致可判断三种物质所更给生物体提供的能量多少。如果是这样的话,写水温不准确,因为只有最高温是有效数据。如果阅卷老师将你的水温理解为整个过程的水温变化,就给你1分,不给分也是合理的。
善士六合2023-08-04 10:49:441

【高中生物】实验部分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题详解

去百度文库啊,一大堆,就怕你看不完。
无尘剑 2023-08-04 10:49:434

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糖类:浓硫酸变黑脂肪:浓硫酸发黄蛋白质:浓硫酸产生烧焦的气味
ardim2023-08-04 10:49:42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思考题 有人知道怎样答吗?

第3题我来回答你吧! 该同学滴入的苏丹III过多了,使橘黄色无法显现出来,所以始终保持红色! 之前老师叫我们不能滴入太多苏丹III就是这个原因 ————————我是秀全滴~~~~~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8-04 10:49:429

“生物组织中可用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

1.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血糖含量2.苏丹III染液,酒精吸取浮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3.严格配置,过量后就不是双缩脲试剂了1.现配现用2.先加A再加B3.不要触及烧杯底部,不然受热不均匀,就不是水浴加热了
可桃可挑2023-08-04 10:49:424

生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各用什么试剂检查?有什么颜色反应

1.菲林试剂是CuSO4 + NaOH 混合而成,从化学角度看,将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u(OH)2 。而鉴定还原糖实际上是需要用新制的Cu(OH)2 再加热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产生Cu2O(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由于需要新制Cu(OH)2,所以菲林试剂还要求现配现用,不能事先配好。2.双缩脲试剂同样是CuSO4 + NaOH ,但是,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CuSO4 发生络合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所以要先加NaOH,再加CuSO4.
善士六合2023-08-04 10:49:411

求高一生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实验原理:糖类,脂肪,蛋白质遇特定溶液变色。实验步骤:准备足够分量的生物组织样液。实验1(糖类)(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3)将试管放在盛有50-65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实验2(脂肪)(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滴加3滴苏丹Ⅳ溶液。(3)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实验3(蛋白质)(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3)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4)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实验现象:实验1.试管中溶液形成砖红色沉淀实验2.试管中溶液被染成红色。实验3.试管中荣产生紫色反应。结论:实验1 待测溶液中含有糖类。实验2 待测溶液中含有脂肪。实验3 待测溶液中含有蛋白质。
u投在线2023-08-04 10:49:411

高一化学检验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步骤

糖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左迁2023-08-04 10:49:402

高一生物 18页 检测生物组织中得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材料选取有什么要求?

糖类必须是还原糖可用苹果汁,切忌甘蔗汁(甘蔗汁中是蔗糖);脂肪类的材料含脂肪要多,比如,花生或肥肉;蛋白质好说直接用蛋白
陶小凡2023-08-04 10:49:402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吗

Ntou1232023-08-04 10:49:401

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 原理:与菲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 步骤:样液-菲林试剂-震荡-水浴加热煮沸 现象:浅蓝色-棕色-砖红色菲林试剂: 1)CuSO4 0.05g每毫升 2)NaOH 0.1g每毫升 都需现配现用脂肪 原理:被苏丹三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四染成红色 步骤:切片-染色-漂洗-观察 现象:脂肪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 原理:与双缩脲反应 步骤:样液-A液(0.1g每毫升的NaOH)-B液(0.01g每毫升的CuSO4)-观察 现象:产生紫色生成物
北营2023-08-04 10:49:391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植物组织是常用的实验材料,但必须加以选择。在双子叶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葡萄糖形成后合成为淀粉,暂时储藏在叶子内,因此最好不用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并不将光合作用的初始产物转变为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也不宜用单子叶植物的叶子作实验材料。 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其它同理。
u投在线2023-08-04 10:49:39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分子内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还原糖。蔗糖则是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实际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具有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氧化,Cu2+则被还原成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 1)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组织液 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现配现用)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的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两分钟。 还原糖-斐林试剂-棕色-砖红色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4 10:49:39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分子内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还原糖。蔗糖则是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实际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具有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氧化,Cu2+则被还原成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组织液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现配现用)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的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两分钟。还原糖-斐林试剂-棕色-砖红色
阿啵呲嘚2023-08-04 10:49:37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检测可溶性还原糖:1、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2、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制成甲液(NaOH:0.01 g/ml)和乙液(CuSO4:0.05 g/ml)来保存,用时必须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检测脂肪: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检测蛋白质: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
NerveM 2023-08-04 10:49:371

在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操作中注意事项

只需要注意 蛋白质鉴定中,双缩脲试剂要现配,先加氢氧化钠,后加硫酸铜,不然的话结果不明显 脂肪鉴定:苏丹三或苏丹四,先染色,再酒精漂洗,洗去浮色,最后显微镜下观察.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斐林试剂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要混匀使用,然后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补充:还原糖的鉴定的材料必须用浅色,西瓜草莓等不行,最好用梨子
小白2023-08-04 10:49:37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分子内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还原糖。蔗糖则是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实际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具有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氧化,Cu2+则被还原成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组织液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现配现用)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的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两分钟。还原糖-斐林试剂-棕色-砖红色
mlhxueli 2023-08-04 10:49:361

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本尼迪特试剂(水浴加热)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
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8-04 10:49:36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 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1、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2、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制成甲液(NaOH:0.01 g/ml)和乙液(CuSO4:0.05 g/ml)来保存,用时必须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检测脂肪: 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 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检测蛋白质: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 2、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
九万里风9 2023-08-04 10:49:361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书上都有的其实,呵呵,自己在网上 搜……一下就有的
西柚不是西游2023-08-04 10:49:36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检测可溶性还原糖:1、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2、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制成甲液(NaOH:0.01 g/ml)和乙液(CuSO4:0.05 g/ml)来保存,用时必须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检测脂肪: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检测蛋白质: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
tt白2023-08-04 10:49:33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____。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作非还原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能够与还原糖生成砖红色的沉淀(实际上是Cu2O)而葡萄糖则被氧化成葡萄糖酸。蛋白质的鉴定与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试剂。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能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就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以与双缩脲实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余辉2023-08-04 10:49:334

求高中人教必修1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报告

我的是苏教版啊爱莫能助买教材完全解读吧80%生物题答案都能涉及到20页都有
NerveM 2023-08-04 10:49:323

谁知道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二章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
善士六合2023-08-04 10:49:322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有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作非还原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能够与还原糖生成砖红色的沉淀(实际上是Cu2O)而葡萄糖则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蛋白质的鉴定与原理: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试剂.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能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就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都可以与双缩脲实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从而鉴定蛋白质的存在.
北有云溪2023-08-04 10:49:311

检测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 淀粉遇碘变蓝色。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五、方法步骤:(一) 可溶性糖的鉴定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1. 制备组织样液。(≠组织液、≠细胞液) 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2.注入2mL组织样液。3.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现配现用、先混后加) 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 OH ) 2生成。4. 水浴加热: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 → 棕色 → 砖红色(沉淀) 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也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 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缩短实验时间。(二)脂肪的鉴定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取材、切片、制片:花生种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将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吸水纸吸去装片中的水。 干种子要浸泡3-4小时,新花生的浸泡时间可缩短。 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些,便于观察。染色:在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色3分钟)或苏丹Ⅳ染液(染色1分钟)。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漂洗: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吸去酒精。 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同时,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酒精,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滴上清水可防止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镜检:先低后高(高倍镜用法:移物换器时针反),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可看到细胞中有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圆形小颗粒。 装片不宜久放。 时间一长,油滴会溶解在乙醇中。三、蛋白质的鉴定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制备组织样液。(浸泡、去皮研磨、过滤。) 黄豆浸泡1至2天,容易研磨成浆,也可购新鲜豆浆以节约实验时间。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溶液变紫色。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CuSO4溶液不能多加。 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否则CuSO4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可用蛋清代替豆浆。 蛋清要先稀释。 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附:淀粉的检测和观察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碘液不要滴太多 以免影响颜色观察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8-04 10:49:291

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常常通过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凡尘2023-08-04 10:49:292

求高一生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实验原理:糖类,脂肪,蛋白质遇特定溶液变色。实验步骤:准备足够分量的生物组织样液。实验1(糖类)(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3)将试管放在盛有50-65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实验2(脂肪)(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滴加3滴苏丹Ⅳ溶液。(3)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实验3(蛋白质)(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3)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4)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实验现象:实验1.试管中溶液形成砖红色沉淀实验2.试管中溶液被染成红色。实验3.试管中荣产生紫色反应。结论:实验1待测溶液中含有糖类。实验2待测溶液中含有脂肪。实验3待测溶液中含有蛋白质。以上就是整个实验的报告,自己写的,希望给个辛苦分啊.......
LuckySXyd2023-08-04 10:49:29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检测可溶性还原糖:1、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2、斐林试剂不稳定,一般配制成甲液(NaOH:0.01 g/ml)和乙液(CuSO4:0.05 g/ml)来保存,用时必须将甲、乙两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检测脂肪:1、切片要尽可能的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检测蛋白质: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性环境,再加B.
bikbok2023-08-04 10:49:29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实验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存在. 实验原理:糖类,脂肪,蛋白质遇特定溶液变色. 实验步骤:准备足够分量的生物组织样液. 实验1(糖类)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在盛有50-65度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 实验2(脂肪)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滴加3滴苏丹Ⅳ溶液. (3)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 实验3(蛋白质)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3)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4)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1.试管中溶液形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2.试管中溶液被染成红色. 实验3.试管中荣产生紫色反应. 结论: 实验1 待测溶液中含有糖类. 实验2 待测溶液中含有脂肪. 实验3 待测溶液中含有蛋白质. 以上就是整个实验的报告,自己写的,希望给个辛苦分啊.
凡尘2023-08-04 10:49:281

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操作指南 1.材料 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实验前浸泡3~4 h)及其匀浆,鸡蛋清(稀释10倍后使用),鲜肝提取液,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溶液,食用油,豆浆,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2.用具 双面刀片,毛笔,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水纸,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三脚架,石棉网,火柴。3.试剂(1)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2)苏丹Ⅲ染液称取0.1 g苏丹Ⅲ干粉,溶于100 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待全部溶解后使用。苏丹Ⅳ染液称取0.1 g苏丹Ⅳ干粉,溶于50 mL丙酮中,再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50 mL,充分混合后即可使用。(3)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10 g NaOH加水至100 mL)。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1 g CuSO4加水至100 mL)。(4)此外还有碘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蒸馏水。4.操作要点(1)观察并记录各种试剂与相关物质反应产生的实验现象,具体操作参见步骤(3)~(7)。化合物 化学试剂 实验现象 2 mL葡萄糖溶液 1 mL斐林试剂,加热 2 mL食用油 3滴苏丹Ⅲ染液 2 mL豆浆 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4滴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 2 mL淀粉溶液 2滴碘液 (2)分组预测并用化学试剂实测各种生物组织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种类,具体操作参见步骤(3)~(7)。(3)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①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②向试管内注入1 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 °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④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待测组织样液中还原糖含量较高,可见溶液的变化为:浅蓝色→绿色→棕黄色→砖红色沉淀。(4)脂肪的检测和观察(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不同生物组织样液被染色的情况。(5)脂肪的检测和观察(二)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①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②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③制片选材: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如果用苏丹Ⅳ染液,染色1 min)。清洗: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盖片: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④观察在低倍镜下寻找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影像调节清楚后换高倍镜观察。在视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6)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 mL。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③观察实验现象。如果待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观察到待测组织样液变成紫色。(7)淀粉的检测和观察①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②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ardim2023-08-04 10:49:281

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的分子内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还原糖。蔗糖则是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实际是Cu2+的碱性溶液,能使具有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的糖氧化,Cu2+则被还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实验步骤 1)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组织液 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现配现用) )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度的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两分钟。还原糖-斐林试剂-棕色-砖红色 这些内容在高二生物书上有.
大鱼炖火锅2023-08-04 10:49:281

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常常通过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可桃可挑2023-08-04 10:49:282

检测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糖类的实质是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生成砖红色沉淀.检测脂肪,是用苏丹三或苏丹四将脂肪染色,检测蛋白质是利用双缩尿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的显色反应,检测淀粉是利用碘单质和淀粉发生蓝色的显色反应。
苏州马小云2023-08-04 10:49:251

如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

高中教材中有一个实验是对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检测还原糖用的是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检测脂肪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或红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用的是双缩脲试剂,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形成紫色。
墨然殇2023-08-04 10:49:251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