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斧班门简介
弄斧班门的意思
解释: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语法:
弄斧班门作宾语、定语;同“班门弄斧”。
示例:
小生略记一二,弄斧班门,休笑休笑。(明 高濂《玉簪记 寄弄》)
弄斧班门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班门弄斧
成语故事
- 唐代“诗仙”李白酒醉落江而死,葬在当涂牛渚山上的采石矶。历代文人墨客均在此留诗凭吊,明朝诗人梅之涣有自知之明,题诗“采石江边一坯土,李白诗坛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英语翻译
- 英语:
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roast eggs <teach fish to swim>
弄斧班门相关词语
- 1 拈毫弄管
- 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出处: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语法:拈毫弄管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写字等。
- 2 自报家门
- 戏曲演员一出场先把角色的姓名、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指作自我介绍出处:宗璞《东藏记》第三章:“嵋慢慢地清楚地自报家门。”语法:自报家门作谓语;指自我介绍。示例:林斤澜《注一个“淡”字》:“曾祺在六十九岁时,写过一篇‘自报家门’,有关失业的事,只写道:‘到北京,失业半年,后来到历史博物馆任职。’
- 3 杜门自絶
- 杜门:关门不出;绝:断绝。闭门不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出处:《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闭门不出
- 4 闭门却扫
-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出处: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蜀郡太守颖川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语法:闭门却扫作谓语、定语;指不和外界往来。示例: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
- 5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出处: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语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复句式;作分句;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示例:我是个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端惹出许多是非。(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
- 6 弄獐宰相
- 把“弄璋”写成“弄獐”的宰相。比喻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人语法:弄獐宰相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学无术钻营权势的。示例:今天的社会中弄獐宰相大有人在
- 7 杖杜弄麞
- 指人借读别字出处:《旧唐书·李林甫传》:“有用‘杕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韦陡曰:‘此云杖杜何也?’陡俯首不敢言。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曰:‘闻有弄麞之庆’”语法:杖杜弄麞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每个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识字,不读别字的习惯,否则,弄出杖杜弄麞的笑话,是要被人耻笑的。
- 8 卖弄国恩
- 旧指官僚恃恩弄权。出处:《后汉书·孝灵帝纪》:“君以阉宦之隶,刀锯之残,越从洿泥,扶侍日月,卖弄国恩,阶贱为贵,劫迫帝主,荡覆王室,假息漏刻,游魂河津。”
- 9 弄鬼掉猴
- 比喻调皮捣蛋。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语法:弄鬼掉猴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你就是弄鬼掉猴也瞒不过我的眼睛
- 10 开门延盗
-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出处: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语法:开门延盗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引进坏人招祸。
- 11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语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示例:梁遇春《途中》:“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12 门可张罗
- 见“门可罗雀”。出处:《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语法:门可张罗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门庭冷清。示例:西府车骑填凑,东第门可张罗。《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
- 13 弄口鸣舌
-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出处:南朝梁·任昉《奏弹范缜》:“弄口鸣舌,只足饰非。”语法:弄口鸣舌作谓语、宾语;指挑拔是非。示例:请不要弄口鸣舌了
- 14 弄玉偷香
- 偷香:指晋代贾充的女儿偷窃西域奇香赠给韩寿。比喻男女私通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销金帐,光灿烂白象床,俺两个破题儿待弄玉偷香。”语法:弄玉偷香作谓语、定语;指男女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