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猫盗狗简介
偷猫盗狗的意思
解释: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语法:
偷猫盗狗作谓语、定语;指偷窃。
偷猫盗狗相关词语
- 1 赍盗粮,借贼兵
- 赍:以物送人;兵:兵器,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语法:赍盗粮,借贼兵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2 土龙刍狗
-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蜀志 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语法:土龙刍狗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3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语法:狗口里生不出象牙作宾语、分句;用于讥讽与开玩笑。
- 4 陈寔遗盗
- 《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於梁上。
- 5 悬羊卖狗
- 以好的做招牌,实际售低劣的货色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 6 打人骂狗
- 对人滥打乱骂,摆尽威风。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语法:打人骂狗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偷寒送暖
- 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出处:元 无名氏《神奴儿》:“看起来偷寒送暖,都是你这老弟子。”语法:偷寒送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对人关切。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宗扬轮班,住宿内厢,因得与云娘偷寒送暖,素无人知。”
- 8 狗逮老鼠
- 见“狗拿耗子”。出处: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语法:狗逮老鼠作宾语、定语;指多管闲事。示例: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我看你是狗逮老鼠,爪子也伸得太长了吧。”
- 9 鸡鸣狗吠
-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语法:鸡鸣狗吠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百姓安居乐业。示例:林语堂《萨天师语录》:“我听见这鸡鸣狗吠的嘈杂。”
- 10 狗吠之惊
- 谓小惊忧。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语法:狗吠之惊作宾语;比喻小的惊吓。示例:你不至于被这狗吠之惊所吓倒吧。
- 11 狗偷鼠窃
- 同“狗盗鼠窃”。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语法:狗偷鼠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今复遣数舟,狗偷鼠窃。明·郞瑛《七修类稿·国事二·方国珍始末略》
- 12 窃玉偷花
- 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出处: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语法:窃玉偷花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男女私通。
- 13 靡衣偷食
-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语法:靡衣偷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示例:昔毛玠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梁书·武帝纪上》
- 14 偷懒耍滑
- 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这种事谁也不再提平常他们最看重的工分问题,更没有人偷懒耍滑。”语法:偷懒耍滑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