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寒送暖简介
偷寒送暖的意思
解释:
暗里照顾寒暖。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出处:
元 无名氏《神奴儿》:“看起来偷寒送暖,都是你这老弟子。”
语法:
偷寒送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对人关切。
示例: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宗扬轮班,住宿内厢,因得与云娘偷寒送暖,素无人知。”
成语造句
- 1.霜降来了,虽我是“偷寒送暖”,但总会对你“报寒报暖”,还会经常“嘘寒问暖”,最后愿你“饱食暖衣”,生活“春暖花开”!
- 2.况兼这些偷寒送暖,迎奸卖俏,各式各样许多方法,都学得熟滔滔在肚里,不比嫁着个乡下土老儿,只晓得一条蛮秤十八两的。
- 3.关你什么事?偷寒送暖的有什么好处!
- 4.或是勾搭男人,偷寒送暖;或是奉承主母,搬是挑非;还又贼手贼脚,偷东摸西,十个中间没一两个好。
- 5.受伤期间还三春百鸟、偷寒送暖的,你不要命了么?怎么向钱小夏交待?纸包不住火,大队一旦知道,岂能饶过你?虞松远对林涛这种“公子哥”。
英语翻译
- 英语:
do everything to help <curry favour on the sly>
偷寒送暖相关词语
- 1 大寒索裘
-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出处: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语法:大寒索裘作宾语、定语;指慌乱。
- 2 狗偷鼠窃
- 同“狗盗鼠窃”。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语法:狗偷鼠窃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今复遣数舟,狗偷鼠窃。明·郞瑛《七修类稿·国事二·方国珍始末略》
- 3 窃玉偷花
- 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出处: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语法:窃玉偷花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男女私通。
- 4 岁寒知松柏
-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出处:《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法:岁寒知松柏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岁寒知松柏当朝选,忠臣要剖葵心献。(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十六出)
- 5 心寒胆碎
- 寒:战栗。形容十分惊恐出处:《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语法:心寒胆碎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另楚寒巫
- 楚:楚怀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孤帷冷簟,难辞白发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红颜于别闼。”语法:另楚寒巫作宾语;指孤单寂寞的两地生活。
- 7 送抱推襟
- 真诚相待的意思。出处: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第16卷:“康祺独怪容甫爱少宰旷代之知,复得仪征相国、镇洋制府送抱推襟,殷殷以国土相期待。”语法:送抱推襟作谓语、定语;指真诚待人。示例:曾朴《孽海花》第16回:“这回在柏林时候,饭余灯背,送抱推襟,一种密切的意思,真是笔不能写、口不能言。”
- 8 一曝十寒
-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语法:一曝十寒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叶圣陶《英文教授》)
- 9 手挥目送
-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出处:三国 魏 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语法:手挥目送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朱光潜《作文与运思》:“纵遇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
- 10 骨肉未寒
-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语法:骨肉未寒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人刚死不久。示例: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然吾父骨肉未寒,乘凶追呼,未免太甚。”
- 11 凯风寒泉
- 表示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出处:诗经·邶风·凯风
- 12 偷合苟容
- 偷:苟且。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敬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语法:偷合苟容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尔曹昔为相国,位极人臣,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偷合苟容。(明 赵弼《丹景报应录》)
- 13 祁寒溽暑
- 祁:大;溽:炎热天气。冬季大寒,夏天湿热。比喻生活艰苦出处:《旧五代史·郭崇韬传》:“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祁寒溽暑,不介圣怀。”语法:祁寒溽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唇亡齿寒
-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语法:唇亡齿寒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