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寒问暖简介
问寒问暖的意思
解释:
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出处:
康濯《我在乡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亲热的不行。”
语法:
问寒问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示例:
王朔《永失我爱》:“没事就去串门,送吃送喝,问寒问暖。”
成语造句
- 1.只要表示关心,问寒问暖,默默的关心与帮助,无需甜言蜜语不干实事。
- 2.我们的总理来到灾区,问寒问暖,鼓励我们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 3.省领导深入到灾区,对灾区人民问寒问暖。
- 4.呱呱坠地,母亲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穿衣吃饭,无一时不问寒问暖;出门求学,牵挂思念全系母亲心间;为人处世,道理一一摆在面前。母亲我爱你。
- 5.乡亲们亲热地拉着子弟兵的手问寒问暖。
- 6.罗霄是奴隶出身的将军,知道士兵的甘苦。他经常向士兵问寒问暖,推襟送抱。
英语翻译
- 英语:
ask after somebody's health with deep concern
- 日语:
人の生活(せいかつ)に十分(じゅうぶん)に心(こころ)を配(くば)ってやる
问寒问暖相关词语
- 1 胆破心寒
-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语法:胆破心寒作谓语、状语;指害怕。
- 2 耐霜熬寒
- 比喻能经受住严酷的考验。出处:《寄刘员外长卿》
- 3 一暴十寒
-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语法:一暴十寒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珠妓情殉》:“而一暴十寒,终归无益。”
- 4 风娇日暖
- 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出处:宋·高观国《风入松》词:“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语法:风娇日暖作谓语、定语;用于天气等。
- 5 兴师问罪
- 宣布对方罪状;发兵讨伐。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兴、动:发动;师:军队;众:大队人马。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语法:兴师问罪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蒋光慈《田野的风》)
- 6 劳问不绝
- 慰问的人接连不断。出处:《汉书·张延寿传》
- 7 心寒胆战
- 形容十分惊恐。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语法:心寒胆战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今掌兵权居边镇者,皆膏粱子弟,闻吾兵骤进攻打,心寒胆战,望风逃窜不暇。”
- 8 风暖日丽
- 丽:美丽。风恬日暖,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出处:茅盾《香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语法:风暖日丽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 9 寻花问柳
- 随意漫游;玩赏春景。也比喻男子引诱玩弄妇女;特指宿娼狎妓。寻:探访。出处:唐 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炯,问柳寻花到野处。”语法:寻花问柳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只等的红雨散,绿云收,我那其间寻花问柳,重到岳阳楼。(元 谷子敬《城南柳》楔子)
- 10 求田问舍
-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语法:求田问舍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 11 风轻日暖
- 轻:轻柔。微风轻拂,阳光温暖出处:宋·欧阳修《赠沈遵》诗:“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语法:风轻日暖作谓语、定语;用于天气等。
- 12 枕冷衾寒
- 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语法:枕冷衾寒作宾语、定语;指孤单。示例:我敢一上青山便化身,从今年内后枕冷衾寒,索自温存。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
- 13 将相出寒门
- 将:将帅;相:宰相;寒门:贫寒人家。 将相和宰相出自于贫寒之家。指贫寒之家出人才。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你道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 14 寒灰更燃
- 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出处:《隋书·于仲文传》:“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则寒灰更燃,枯骨生肉,不胜区区之至,谨冒死以闻。”语法:寒灰更燃作谓语、宾语;指失势的人重新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