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荦超伦简介
卓荦超伦的意思
解释:
卓荦:超绝。伦:类。才能突出,超出一般人。
出处:
《文选·孔融·荐弥衡表》:“叔质贞亮,英才卓跞。”《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伦,与时殊趣,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语法:
卓荦超伦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卓荦超伦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出类拔萃
卓荦超伦相关词语
- 1 絶伦超羣
- 形容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很不平凡。
- 2 无有伦比
- 没有比得上。出处:唐·李翱《卓异记·叙封禅并两朝》:“祖宗封禅,自古帝王,无有伦比。”语法:无有伦比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张三礼《序》:“《琵琶》词意深挚,质朴高华,无有伦比。”
- 3 卓荦为杰
- 卓荦:超绝,特出。指超绝出众的杰出人才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较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语法:卓荦为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超轶绝尘
-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出处:庄周《庄子 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语法:超轶绝尘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很不平凡。示例: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上卷:“可喜可愕之趣,超轶绝尘。”
- 5 拔类超群
-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出处: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语法:拔类超群作谓语、定语;指很杰出。示例:任待要片时间拔类超群,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
- 6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出处: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语法:超然绝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宋·陆游《与姜特立书》:“
- 7 蔑伦悖理
-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语法:蔑伦悖理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而蔑伦悖理之事,因之层出不穷,此皆学校不讲之故也。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学校》
- 8 超世绝伦
- 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出处: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语法:超世绝伦作谓语、定语;指人出众。示例:元·刘祁《归潜志》第12卷:“自非坚刚不拔之志,超世绝伦之人,其遇忧患,遭废绌而不变易者,鲜关哉!”
- 9 超然独处
- 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出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语法:超然独处作谓语、定语;指人杰出。
- 10 絶类离伦
- 出众超群
- 11 荒谬绝伦
- 荒谬:非常不合情理;伦:类;绝伦:没有可以跟它类比的。没有比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错误到了极点。出处:清 龚自珍《语录》:“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谬绝伦之作,作者可醢也。”语法:荒谬绝伦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斥责他人言行荒唐。示例:这促荒谬绝伦的论调,根本不值得一驳。
- 12 卓尔出群
- 卓尔:特出的样子。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出处:《陈书·陆瑜传》:“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语法:卓尔出群作谓语、定语;指与众不同。
- 13 超然自逸
-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出处: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语法:超然自逸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安闲快乐。
- 14 超超玄着
-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着: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示例:读此诗而思此景,即不必有此景。而但读此诗已令人超超玄着矣。(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