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认颜标简介
错认颜标的意思
解释:
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语法:
错认颜标作谓语、定语;指头脑不清醒。
成语故事
- 唐朝时期,主考官郑薰先生在评卷时,见到颜标的卷子,他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想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应该让这个忠烈的后代作状元。谢恩的那天,郑薰才发现错认了颜标。后来人们评论:“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错认颜标相关词语
- 1 喜笑颜开
-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语法:喜笑颜开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1)社员看着金黄色的麦田喜笑颜开,庆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2)全市人民喜笑颜开地在人民公园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 2 犬牙相错
- 错:错落。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语法:犬牙相错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领土等。示例:地体华离,犬牙相错。(章炳麟《论亚洲宜自为唇齿》)
- 3 铸此大错
- 错:错刀,古代币名。指造成严重的错误出处:茅盾《一张不正确的照片》:“而笔者之所以铸此大错,实因他不懂得一九三二年文坛现象之历史性。”语法:铸此大错作谓语;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 4 靡颜腻理
- 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出处: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语法:靡颜腻理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肌肤。示例: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96回:“拜见之下,果然靡颜腻理。”
- 5 孤标独步
- 孤标:独特的标格;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形容品格极其清高。出处:《旧唐书 杜审权传》:“尘外孤标,云间独步。”语法:孤标独步作谓语、定语;形容品格极其清高。
- 6 参武错综
- 错综:交错综合。形容交互错杂出处:《周易·系辞上》:“参武以变,错综其数。”语法:参武错综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二曜五纬,参武错综。”
- 7 海错江瑶
- 海错:海味;江瑶:江河蚌类。泛指珍馐美味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有海错江瑶玉液浆。”语法:海错江瑶作宾语、主语、定语;指美味。
- 8 逆指犯颜
- 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严。
- 9 差三错四
- 颠倒错乱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语法:差三错四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指颠倒错乱。示例: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元曲选 合同文字》)
- 10 高自标置
- 比喻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出处:《晋书 刘惔传》:“温曰:‘第一复谁?’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语法:高自标置紧缩式;作谓语;指自以为是。示例:只是为人却高自标置的很,等闲的人,也入不得他的眼,其学问便可知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 11 颜丹鬓绿
- 见“颜丹鬓绿”。出处: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钟,我能令公颜丹鬓绿而与年少争光风。”语法:颜丹鬓绿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乡我土大有好山水,犹能令我颜丹鬓绿,不复齿发嗟调零。清·黄遵宪《放歌用前韵》
- 12 白发红颜
-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出处:《宣和画谱 道释四》:“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语法:白发红颜作主语、定语;形容老人的容貌。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顾老和大部分中医一样,白发红颜,戴一幅老花镜,认真地给田福堂号脉。”
- 13 华发苍颜
- 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出处: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语法:华发苍颜作谓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 14 互相标榜
- 彼此之间互相吹嘘、颂扬。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互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语法:互相标榜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君臣宣淫,互相标榜,朝堂之上,秽语难闻,廉耻丧尽,体统俱失。(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