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兵回营简介
收兵回营的意思
解释:
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召集正在作战或值勤的士兵返回军营。指停止某项工作或活动,把人员召集回来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二人大战三百余合,不分胜负,看看天色已晚,各自收兵回营。”
语法:
收兵回营作谓语、宾语;用于军事等。
收兵回营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鸣金收兵
成语造句
- 1.公孙瓒收兵回营,谢了刘、关、张,让赵云与刘备相见。
- 2.一大队人意兴阑珊的收兵回营。
- 3.排查工作进行了一整夜,依然无所收获,他只好无奈地收兵回营。
- 4.上午下地干活,下午进行军阵训练,天黑才收兵回营。
- 5.追追,追个屁,你两条腿跑得过人家四条腿?晦气,收兵回营,今晚夜宵没有了。
- 6.迫使鲜卑的大王步度根和慕容部落族长慕容博不得不收兵回营。
收兵回营相关词语
- 1 残兵败将
-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出处: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语法:残兵败将联合式;作宾语;用于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示例:侯匪又转向那一撮残兵败将动员起来。(曲波《林海雪原》三七)
- 2 锦字回文
- 绣在锦缎上的回文。指情诗语法:锦字回文作宾语、定语;指情诗。示例:锦字回文的故事真是感人肺腑
- 3 兵强则灭
-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出处:《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语法:兵强则灭作宾语、定语;指不能用兵。示例: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淮南子·原道训》
- 4 诘戎治兵
- 指整治军事。出处:《尚书 立政》:“其克诘尔戎兵。”语法:诘戎治兵联合式;作谓语;指整治军事。示例:明·张居正《与操江宋阳山书》:“故古人诘戎治兵,当太平之世,犬兢兢焉。”
- 5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出处: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语法:回心转意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消除嫌隙,重归于好。示例:要不然时,叫他趁早回心转意,有多少好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 6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语法:着手回春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医术。
- 7 偃武休兵
- 见“偃武息戈”。出处: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语法:偃武休兵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趁势收篷
- 篷:船帆。比喻乘机歇手,见好就收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0回:“马老爷见瞿太太一面已经软了下来,不至生变,便也趁势收篷。”语法:趁势收篷作谓语、宾语;指见好就收。
- 9 参回斗转
- 参:参星;斗:北斗星。北斗转向,参星回转。指夜深出处:宋 张孝祥《望江南》词:“天近月明黄道冷,参回斗转碧霄空。”语法:参回斗转联合式;作宾语;指夜深。
- 10 选士厉兵
- 士:军士;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语法:选士厉兵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 11 目营心匠
- 仔细观察测量,巧妙构思设计。出处: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皆出其目营心匠。”
- 12 锦营花阵
- 喻指风月场所。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锦营花阵,偎红倚翠。”语法:锦营花阵作宾语、定语;指风月场所。示例:锦营花阵,旗枪怎当;酒蛇腹剑,机关怎防。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三出
- 13 胜败乃兵家常事
-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出处:清 洪昇《长生殿 贿权》:“我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语法:胜败乃兵家常事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示例:这次试验失败了,但不要恢心,胜败乃兵家常事,总结经验,坚持试验下去,定能成功。
- 14 广种薄收
- 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出处: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语法:广种薄收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办事的成效。示例: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4章:“搞成事的,都不是广种薄收点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