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歌里抃简介
涂歌里抃的意思
解释:
路途的人歌诵,里巷的人抃舞。形容百姓欢欣快乐的升平景象。
出处:
南朝·梁·沈约《贺齐明帝登祚启》:“涂歌里抃,载怀凫藻。”
语法:
涂歌里抃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涂歌里抃相关词语
- 1 五里雾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语法:五里雾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7回:“皇帝能见其人,而不能瞧清他的容态,迷离恍惚,如在五里雾中。”
- 2 民生涂炭
- 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处:《尚书 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语法:民生涂炭作谓语、宾语;指社会时局。示例:不修德政,暴戾顽狠,诸侯多叛,至于禽鸟走兽不安,民生涂炭。元 郑德辉《伊川耕莘》楔子
- 3 殊涂同会
- 犹殊途同归。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等传论》:“如使用审其道,则殊涂同会。”语法:殊涂同会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4 擿埴索涂
- 擿埴:敲地;索:探求;涂:道路。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出处: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语法:擿埴索涂作谓语、宾语;指暗中摸索。示例:章炳麟《军人贵贱论》:“擿埴索涂,如群瞽之相导。”
- 5 千里始足下
- 释义为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 6 镜里采花
- 见“镜里观花”。出处:《白雪遗音·无楼梯儿》:“竹篮子打水,镜里采花,抓不着他。”语法:镜里采花作宾语、定语;指能看到而得不到。
- 7 轴轳千里
- 形容船多,首尾相连出处:《晋书·陆机传》:“轴轳千里,前驱不过百舰。”语法:轴轳千里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曳尾泥涂
-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出处: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语法:曳尾泥涂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叶伯芬的曳尾泥涂,大都如此,这回事情,不过略表一二。”
- 9 瓮里酰鸡
- 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庄子·田子方》:“ 孔子 出,以告颜回 曰:‘ 丘 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郭象 注:“醯雞者甕中之蠛蠓。”后以“甕裏醯雞”喻见识浅陋的人。《幼学琼林·鸟兽》:“怡堂燕雀,不知後災;甕裏醯雞,安有廣見。”
- 10 互为表里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乙为甲的外表;甲为乙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语法:互为表里动宾式;作谓语;主语必须是两个以上。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1回:“重荣遂阴相结托,互为表里。”
- 11 肚里泪下
- 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出处: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语法:肚里泪下作谓语、宾语;指有苦说不出。示例:他只好在家肚里泪下,忍气吞声了
- 12 取瑟而歌
- 瑟:弦乐器。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语法:取瑟而歌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高阳《母子君臣》:“这两句话岂仅取瑟而歌,简直就是俗话说的‘杀鸡骇猴’。”
- 13 闭门酣歌
-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语法:闭门酣歌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4 话里有刺
-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同“话中带刺”。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郭全海听见话里有刺,把筷子放下,但还是按下心头的火。”语法:话里有刺作谓语、宾语;指讥讽。示例:艾芜《百炼成钢》第15章:“每回讲话,不是碰钉子,就是话里有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