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刑信赏简介
果刑信赏的意思
解释:
谓赏罚严明。
果刑信赏相关词语
- 1 横恩滥赏
- 不符合规定的赏赐。出处:宋·叶適《宝谟阁直学士刘公墓志铭》:“冗兵冗吏,所宜痛减;横恩滥赏,不可辄启。”语法:横恩滥赏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犒赏三军
-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9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着礼部加封,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语法:犒赏三军作谓语、宾语;指奖赏将士。示例: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 3 刑余之人
- 余:以后。①特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②也指受刑致残的人。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语法:刑余之人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五十六回
- 4 明正典刑
-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出处: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语法:明正典刑偏正式;作谓语;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示例:郭沫若《不要怕死》:“已经明正典刑的汉奸们的供状,我觉得应该详细地记录出来。”
- 5 弃义倍信
-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语法:弃义倍信作谓语、定语;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
- 6 赏贤使能
-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致忠心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之。”语法:赏贤使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尊崇贤能。
- 7 赏善罚恶
-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出处: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语法:赏善罚恶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奖赏好的惩罚坏的。示例:鲁迅《朝花夕拾·》:“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鸷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
- 8 花信年华
-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语法:花信年华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示例:在她花信年华时,她早就小有名气了
- 9 大信不约
- 信:诚实;约:盟约,条约。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大道你器,大信不约。”语法:大信不约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倒因为果
- 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语法:倒因为果作谓语、宾语;指颠倒了因果关系。示例:论何推论应合乎情理,决不能倒因为果。
- 11 啧啧称赏
- 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
- 12 威信扫地
-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出处: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语法:威信扫地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有心勾销这次旅行吧,那就会威信扫地,还是得硬着头皮去碰一碰。(杨朔《“世界之王”》)
- 13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语法:信口开河兼语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 14 信不由衷
- 信:诚实;衷:内心。诚实不是出于内心。比喻假意敷衍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语法:信不由衷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