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艺卓绝简介
才艺卓绝的意思
解释:
才:才能;艺:技艺;卓绝:无可比拟。才能技艺高超无比
出处:
汉·桓谭《新论·思慎》:“人虽才艺卓绝,不能悖理成行,逆人道也。”
语法:
才艺卓绝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艺。
才艺卓绝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unsurpassed in talent and skill
才艺卓绝相关词语
- 1 才多识寡
- 才:才识。识:见识。寡:少。天资高,但见识少。出处: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语法:才多识寡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 2 卓越俊逸
- 卓越:优秀突出。指才华风度超出一般人出处:《晋书·严谭传》:“以八纮之广,兆庶之众,岂当无卓越俊逸之才乎?”语法:卓越俊逸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贤才君子
- 指有才有德的人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语法:贤才君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有才有德的人。
- 4 七步之才
- 形容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语法:七步之才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示例: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 5 碌碌无才
- 碌碌:平庸、无能的。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能力。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宋·吴箕《常谈》卷八:“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得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 6 天资卓越
- 7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出处: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语法: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 8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出处: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语法:风流才子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富有才学的人。示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元是个风流才子。”
- 9 才人行短
- 才人:有才学的人出处:清·陈森《品花宝鉴》
- 10 言语路绝
- 犹言言语道断。
- 11 才子佳人
-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出处: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语法:才子佳人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有才貌的夫妻。示例:此番招赘进蘧公孙来,门户又相称,才貌又相当,真个是“才子佳人,一双两好”。(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 12 鹰犬之才
- 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出处: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语法:方今多士盈朝,当择贤者居其任,奈何以弦歌~侍侧,至令致此?乃陛下训导不足,岂太子之罪耶! ★《旧唐书·李纲传》示例:方今多士盈朝,当择贤者居其任,奈何以弦歌鹰犬之才侍侧,至令致此?乃陛下训导不足,岂太子之罪耶!《旧唐书·李纲传》
- 13 广陵散绝
- 《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语法:广陵散绝作谓语、宾语;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示例: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广陵散绝响于苏州。(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
- 14 才疏计拙
- 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出处:元魏初《满江红 寄何侍御》词:“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语法:才疏计拙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