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足而眠简介
抵足而眠的意思
解释:
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语法:
抵足而眠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他们二人是可以抵足而眠的好朋友。
成语造句
- 1.他们二人是可以抵足而眠的好朋友。
- 2.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3.我和小平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却抵足而眠。
- 4.两个战友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结下了抵足而眠的友谊。
- 5.他们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抵足而眠。
- 6.你俩总是抵足而眠,形影不离,粘在一起难舍难分。
英语翻译
- 英语:
share the same bed and sleep together
抵足而眠相关词语
- 1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语法:落荒而逃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中被打得落荒而逃,损失惨重。
- 2 足不窥户
- 同“足不出户”。出处: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语法:足不窥户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3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语法: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作宾语、定语;用于治国等。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一面看,一面想起四书上面‘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4 未足为道
- 足:值得。不值得一提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长髭旷禅师法嗣》:“若与他作对,即是心境两法能所双行,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未足为道。”语法:未足为道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席地而坐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出处:《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语法:席地而坐偏正式;作谓语;指随便的场面。示例:(1)战士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2)在营火晚会上,大家席地而坐,又说又笑,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 6 毫不足怪
- 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 7 莞然而笑
- 形容微笑的样子出处:《楚辞·渔父》
- 8 油然而生
-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语法:油然而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好思想等。示例: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油然而生敬意。
- 9 为而不恃
- 有所施为,但不强求
- 10 知足不辱
-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语法:知足不辱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表示不要有贪心。示例: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 11 接踵而来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脚步紧相连。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语法:接踵而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示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邹韬奋《经历 新饭碗问题》)
- 12 直而不肆
- 直:平直;肆:放肆。指耿直而不放肆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语法:直而不肆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死而后已
-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语法:死而后已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示例: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
- 14 蠕蠕而动
- 像虫子似的前后蠕动身体,形容准备慢慢移动的样子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某些亡国论者又将蠕蠕而动,而且难免勾结某些国际成分(英、美、法内部都有这种人,特别是英国的上层分子),狼狈为奸。”语法:蠕蠕而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