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后已简介
死而后已的意思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语法:
死而后已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示例:
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
成语造句
- 1.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死而后已。
- 2.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3.为了老百姓,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4.封建时代的官员尚且能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的干部难道不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吗?
- 5.诸葛亮当轴处中,奉诏辅孤,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6.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故事
-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英语翻译
- 英语:
until one's dying day <to the end of one's day; do not give up until death>
- 俄语:
до последнего дыхáния
死而后已相关词语
- 1 泽被后世
- 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 2 死里求生
- 同“死中求生”。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合我师傅父女两人,费了无限精神,成全得我转祸为福,死里求生,重归故里。”语法:死里求生作谓语、宾语;指在很危险的境地中求生。示例:新军中的一些革命分子便决心起来反抗,以图死里求生。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
- 3 前挽后推
- 形容前后都有人帮助。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挽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语法:前挽后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4 誓死不从
- 从:服从。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宜之子誓死不从,而衣裳远避也。”语法:誓死不从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坚决。示例:她违背夫妻的指腹为婚,表示誓死不从
- 5 抵足而眠
- 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语法:抵足而眠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们二人是可以抵足而眠的好朋友。
- 6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语法:落荒而逃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中被打得落荒而逃,损失惨重。
- 7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语法: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作宾语、定语;用于治国等。示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一面看,一面想起四书上面‘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8 席地而坐
-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出处:《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语法:席地而坐偏正式;作谓语;指随便的场面。示例:(1)战士们席地而坐,谈笑风生。(2)在营火晚会上,大家席地而坐,又说又笑,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 9 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示例:先生之来,实出天赐。如起死人而肉白骨,孤敢不奉教!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
- 10 生死相许
- 比喻男女感情的忠贞,坚毅,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表示依据此前许下的山盟海誓,今后生死相从。出处元-元好问的《摸鱼儿.雁邱词》,又作《摸鱼儿.雁丘辞》:“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11 莞然而笑
- 形容微笑的样子出处:《楚辞·渔父》
- 12 油然而生
-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语法:油然而生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好思想等。示例: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油然而生敬意。
- 13 蠕蠕而动
- 像虫子似的前后蠕动身体,形容准备慢慢移动的样子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某些亡国论者又将蠕蠕而动,而且难免勾结某些国际成分(英、美、法内部都有这种人,特别是英国的上层分子),狼狈为奸。”语法:蠕蠕而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 14 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语法:三十而立复句式;作分句;指三十岁。示例:老舍《正红旗下》:“他从庆祝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诞辰起,就想自己去开个小肉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