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吐气简介
出言吐气的意思
解释:
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处: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语法:
出言吐气作谓语、宾语;指人的说话等。
示例:
王庆听他两个人出言吐气,也猜着是黄达了,假意上前来劝,只一枷,望黄达膀上打去。《水浒传》第一○三回
出言吐气相关词语
- 1 殊言别语
- 指方言土语。出处:章炳麟《论汉字统一会》:“今者音韵虽一致,而殊言别语,终会葆存。”语法:殊言别语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方言。
- 2 下气怡声
- 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语法:下气怡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示例:韦君宜《似水流年·乘公路汽车旅行记》:“我走上前去,下气怡声提出我的要求,说明我的要求,说明我的情况。”
- 3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出处:浩然《艳阳天》第29章:“今天真是出师不利,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语法:出师不利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不顺。示例:宗璞《东藏记》第八章:“远征军出师不利,这边显然更为重要了。”
- 4 足高气扬
- 犹言趾高气扬。语本《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语法:足高气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神态。示例: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术艺》
- 5 血气方盛
- 血气:精力;方:正。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终传》:“黄门郎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狡无行之客。”语法:血气方盛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 6 意在言外
- 其意在言语、文辞之外。指语意含蓄;让人自己体会其真正用意。出处: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语法:意在言外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语意含蓄。示例: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李则意尽语中,王则意在言外。”
- 7 木讷寡言
-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出处:《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 8 气数已衰
-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语法:气数已衰作谓语、定语;用于垂死的事物。
- 9 静言庸违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出处:《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语法:静言庸违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祸从口出
-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出处: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语法:祸从口出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常与病从口入连用。示例:在这样“祸从口出”之秋,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鲁迅《华盖集续编 再来一次》)
- 11 言由衷发
- 衷:内心。言语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口说的和心想的一致。出处: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即投赠名公巨卿,或感其知,或颂其德,或纪其功,或述其义,但使言由衷发,无溢美逾分之词。”
- 12 志骄气盈
- 犹志骄意满。出处:元·杨载《诗法家数·荣遇》:“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语法:志骄气盈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3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
- 被:同“披”。口头上谈论军事的人多,而真正披甲上阵的人少。比喻只注重理论,而不善于实践。出处:《韩非子·五蠹》:“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 14 义正言辞
- 理由正当,言辞严肃出处:《明守赵敷文》(张孝祥)示例:老师如法官,判案斩钉截铁义正言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