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庸违简介
静言庸违的意思
解释: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出处: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语法:
静言庸违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静言庸违相关词语
- 1 言由衷发
- 衷:内心。言语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口说的和心想的一致。出处: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即投赠名公巨卿,或感其知,或颂其德,或纪其功,或述其义,但使言由衷发,无溢美逾分之词。”
- 2 三言两句
- 见“三言两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两句,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语法:三言两句作主语、宾语、状语;用于说话简明。示例:半月前有媒婆来曾说亲,不拟三言两句便说成。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八出
- 3 妄言妄听
- 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语法:妄言妄听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语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 5 巧言令色
-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语法:巧言令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1)这个人常巧言令色,讨好他人,借以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2)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 6 先言往行
- 行:行为。指前代圣贤的言行出处: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语法:先言往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出处:宋 辛弃疾《一剪梅 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语法: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 8 违天逆理
- 做事残忍,违背天道伦理。出处:《周书·文帝纪上》:“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语法:违天逆理作谓语、定语;指办事与天道相违背。
- 9 言芳行洁
- 谓言行高洁。出处:清·方文《赠别周颖侯》诗:“言芳行洁师古人,白玉不肯污纤尘。”语法:言芳行洁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察言观色
-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语法:察言观色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示例:我没有察言观色的能力。
- 11 谨言慎行
-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语法:谨言慎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言行小心谨慎。示例:这不像是他说的话,他一向是一个谨言慎行的人。
- 12 逆耳良言
-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出处:《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语法:逆耳良言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说等。示例:你不妨耐心地听一听逆耳良言,也许这对于你是有好处的。
- 13 木讷寡言
-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出处:《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 14 意在言外
- 其意在言语、文辞之外。指语意含蓄;让人自己体会其真正用意。出处:宋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语法:意在言外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语意含蓄。示例: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李则意尽语中,王则意在言外。”
大家在问
静 字的笔顺写法
静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静 ”字共有14画,笔顺写法是: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竖钩
2、静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