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若敌国简介
隐若敌国的意思
解释: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语法:
隐若敌国偏正式;作定语;含褒义。
示例: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天地之内,指麾无前,熊威虎力,隐若敌国。”
隐若敌国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隐然敌国
隐若敌国相关词语
- 1 大巧若拙
-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语法:大巧若拙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示例: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 2 阒若无人
- 阒:寂静。寂静得像没人一样出处:孙中山《伦敦蒙难记》:“予友既抵其处,则见重门紧闭,阒若无人。”语法:阒若无人作谓语、定语;形容安静。
- 3 势钧力敌
- 见“势均力敌”。出处:《宋史·苏辙传》:“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世尤恶之。”语法:势钧力敌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 4 泥中隐刺
- 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出处:元·高茂卿《儿女团圆》第四折:“莫怪他泥中隐刺,他又不曾道节外生枝。”语法:泥中隐刺作宾语、定语;用于讥讽。
- 5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 谓一时放走敌人,将留长期祸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宋秦观 《边防策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亦作“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 6 神情自若
-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 编一套“特技”丛书吧》:“举出最普通的例子来说,当你随便走进一家澡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老工人,能够在滚开的热水中拧手巾,神情自若,并不烫手。”语法:神情自若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示例:周培公神情自若地瞟了一眼王辅臣,带着轻蔑的微笑开口了。二月河《康熙大帝》第二卷第四十四章
- 7 破家为国
- 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出处:汉·侯霸《李通辞位议》:“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语法:破家为国作谓语;指一心为国。
- 8 惜墨若金
- 惜:爱惜。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出处:清·张岱《又枯木竹石臂阁铭》:“运笔如铁,惜墨若金。”语法:惜墨若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轻易动笔。
- 9 国步多艰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出处:唐·郑谷《读前集》:“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即此时。”语法:国步多艰作谓语、定语;指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 10 归之若流
- 比喻人心所向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 11 心若止水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
- 12 国士无双
-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语法:国士无双偏正式;作宾语、补语;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示例:似臣呵,常人有数;论此人,国士无双。(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
- 13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语法: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14 败国丧家
- 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出处:《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语法:败国丧家作谓语、定语;指国破家亡。示例:盖三人皆元戚机臣,其残膏积侈,败国丧家,帝特恶焉。陈衍《元诗纪事·黄菜叶谣》
大家在问
隐 字的笔顺写法
隐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隐 ”字共有11画,笔顺写法是: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撇 横撇/横钩 横折 横 横 点 斜钩 点 点
2、隐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