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焚拯溺简介
救焚拯溺的意思
解释: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语法:
救焚拯溺作谓语、定语;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示例:
将佐诸人,皆极一时之选,抵川之后,必能救焚拯溺,捍患卫民。郭孝成《云南光复记》
英语翻译
- 英语:
save people from fire and drowning
救焚拯溺相关词语
- 1 芝艾并焚
- 芝艾:香草和臭草,比喻善恶和美丑。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语法:芝艾并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2 继晷焚膏
-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语法:继晷焚膏作谓语、状语;指不停地工作或学习。示例:明·邵璨《香囊记·庆寿》:“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继晷焚膏。”
- 3 流溺忘反
- 犹言流连忘反。出处:《宋书·傅亮传》:“流溺忘反,而以身轻于物也。”语法:流溺忘反作谓语;用于吸引人的事物。
- 4 救患分灾
- 解除别人的祸患,分担别人的困苦。出处:《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 5 救乱除暴
- 救:止。治理混乱局面,清除强暴势力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曹公分兵拒袁绍》:“盖救乱除暴,谓之义兵。”语法:救乱除暴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倾身营救
- 比喻尽所有的力量设法去援救出处:《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 7 破釜焚舟
- 犹破釜沉舟。语本《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出处: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语法:破釜焚舟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示例:激起英雄,破釜焚舟,转败成功,试看他年烈烈轰轰。清·李渔《怜香伴·议迁》
- 8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出处:《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语法:善游者溺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9 授手援溺
- 授手:伸手;溺:淹没。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语法:授手援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邴原别传》:“实望根矩,仁为己任,授手援溺,振民于难。”
- 10 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语法:焚尸扬灰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仇视。
- 11 救过不暇
- 见“救过不赡”。出处: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语法:救过不暇作谓语;用于劝诫等。
- 12 嫂溺叔援
- 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语法:嫂溺叔援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恐怕人拘泥小节,伤了大义,故紧接一句道:‘嫂溺叔援,权也。’”
- 13 焚林而田
- 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语法:焚林而田作谓语、定语;比喻只图眼前利益。示例: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训》
- 14 救世主
-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4章:“即刻钻进了驾驶楼,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语法:救世主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