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渴饮鸩简介
止渴饮鸩的意思
解释:
鸩:毒酒。比喻只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语法:
止渴饮鸩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方法不对。
示例:
止渴饮鸩的做法不可取
止渴饮鸩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饮鸩止渴
止渴饮鸩相关词语
- 1 饮犊上流
- 谓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语本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语法:饮犊上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饮犊上流奔轶者,何年来此结茆堂。元·张简《破山涧上听水》诗
- 2 止渴思梅
- 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语法:止渴思梅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没石饮羽
- 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出处: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语法:没石饮羽作定语;指箭术高明。
- 4 学无止境
-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出处: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语法:学无止境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梁实秋《学问与趣味》:“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
- 5 饮流怀源
- 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出处: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语法:饮流怀源作谓语、宾语;指不能忘本。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奉着这等二位恩勤备至的翁姑,伴着这等一个才貌双全的夫婿;饮流怀源,打算自己当日受了八两,此时定要还她半斤。”
- 6 坎止流行
-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出处:语出《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孟康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张晏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语法:坎止流行作宾语、定语;用于因事而变。示例: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剩把、锦云织。宋·张榘《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
- 7 举止不凡
- 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出处: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语法:举止不凡作谓语;指人的举止行为。示例:太子见那女子举止不凡,吩咐内侍不许罗唣。(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 8 饮醇自醉
- 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语法:饮醇自醉作谓语、宾语;指人际关系。
- 9 以火止沸
- 见“以汤止沸”。出处: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语法:以火止沸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处理方式不对。
- 10 凿饮耕食
- 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出处:汉 王充《论衡 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语法:凿饮耕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南齐书·王融传》:“臣亦遭逢,生此嘉运,凿饮耕食,自幸唐年。”
- 11 饮冰吞檗
- 见“饮冰食蘖”。出处:明·袁宗道《杂说》:“务此大事,不怙小解,惟求实知,卧薪尝胆,饮冰吞檗。”语法:饮冰吞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椎心饮泣
- 犹言椎心泣血。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语法:椎心饮泣作谓语、定语;形容悲恸到极点。
- 13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出处:《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语法:靡所底止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豫治无定寿春为主》:“如此纷更,靡所底止。”
- 14 饮冰食檗
- 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形容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出处: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语法:饮冰食檗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