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国革俗简介
矫国革俗的意思
解释: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出处:
《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语法:
矫国革俗作谓语、定语;用于改变风俗。
矫国革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矫国更俗
矫国革俗相关词语
- 1 砭庸针俗
-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出处: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语法:砭庸针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针对时局采取对策。
- 2 富国彊兵
- 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 3 欺君误国
- 欺骗君主,祸害国家。出处:明 陆采《明珠记 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语法:欺君误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0回:“欺君误国任专权,罪恶而今达帝天。”
- 4 高节迈俗
- 迈:超逸。指志节高超脱俗出处:《晋书·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节迈俗。”语法:高节迈俗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公忠体国
- 谓尽忠为国。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语法:公忠体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郭沫若《蜀道奇》诗
- 6 民生国计
-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出处:《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语法:民生国计作宾语、定语;指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示例:旧章既失,便新不成新,旧不成旧,一物一器,尚不适用,何况那政治上的事,关系民生国计的呢?(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 7 开国元勋
-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语法:开国元勋作主语、宾语;指建国功臣。示例: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用老戏里的话讲算一品当朝,开国元勋。”
- 8 救时厉俗
-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语法:救时厉俗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9 流风余俗
-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出处:宋·王安石《虔州学记》:“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余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语法:流风余俗作主语、宾语;用于民间风俗。示例:达时《夫己氏之支那观》:“惟自中古以来所输入之旧文物,犹未全废,而流风余俗尚有所寄。”
- 10 全国一盘棋
- 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出处: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语法:全国一盘棋作宾语、定语;比喻全国要统筹兼顾。示例:陈云《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使目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11 随俗浮沈
- 谓顺随世俗,没有己见。同“隨俗沈浮”。
- 12 徇国忘身
- 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出处:唐 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语法:徇国忘身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那些徇国忘身的英雄们,他们的英名和事迹将流芳百世。
- 13 调风变俗
- 犹言移风易俗。出处:《南齐书·崔祖思传》:“详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雕墙华轮,卑其称谓。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识义方,且惧且劝,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语法:调风变俗作谓语、宾语;用于风俗等。
- 14 移风改俗
-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出处:《宋书 乐志一》:“移风改俗,致和乐之极。”语法:移风改俗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改变风俗等。示例:公闲邪纳正,移风改俗。《南史 宋纪上 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