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厉俗简介
救时厉俗的意思
解释: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出处: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语法:
救时厉俗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救时厉俗相关词语
- 1 流风余俗
-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出处:宋·王安石《虔州学记》:“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余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语法:流风余俗作主语、宾语;用于民间风俗。示例:达时《夫己氏之支那观》:“惟自中古以来所输入之旧文物,犹未全废,而流风余俗尚有所寄。”
- 2 时来运转
- 时代已成过去;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形容境况变好了。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然后渐渐时来运转,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天下后世,无不赞他的功高一代,羡他的位极人臣,哪知全亏了昔日救他的这位君子。”语法:时来运转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时来运转,他准确地掌握了市场信息,使厂里的产品对路,工厂扭亏为盈。
- 3 发愤自厉
- 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出处:章炳麟《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复我种族。”语法:发愤自厉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志向等。
- 4 随俗浮沈
- 谓顺随世俗,没有己见。同“隨俗沈浮”。
- 5 时羞之奠
- 应时鲜美的食物作为祭品。
- 6 疾言厉色
-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语法:疾言厉色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他对人总是温和耐心,从不疾言厉色。
- 7 雷厉风飞
- ①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部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转乾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语法:雷厉风飞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明·陶宗仪《辍耕录·阑驾上书》:“不体圣天子抚绥元元之意,鹰扬虎噬,雷厉风飞。”
- 8 临时磨枪
- 临:到,快要;枪:梭镖,长矛一类的兵器。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临时磨枪,不快也光,记忆是会慢慢的淡忘,临时抱佛脚,还是有用的,在还没忘之前就可以好好的用知识了,要想快速的得到,就要靠死记。
- 9 一时权宜
- 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处理。暂时变通处理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不穿孝这桩事自己也知是一时权宜,其实去报仇,所以才不穿孝。”语法:一时权宜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六章:“重商主义,既不过一时权宜之说。”
- 10 时和岁丰
-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出处:宋 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语法:时和岁丰作谓语、定语、宾语;称颂太平盛世。
- 11 待时而举
- 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语法:待时而举作谓语;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12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出处: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立者非他,通时合变,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语法:通时合变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时穷节乃见
- 是指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 14 好女不穿嫁时衣
-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出处: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语法:好女不穿嫁时衣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古谚说:“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