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断声吞简介
气断声吞的意思
解释: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语法:
气断声吞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情。
气断声吞相关词语
- 1 同声相应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出处:《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语法:同声相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续范亭《号召山西人民推翻万恶无耻军阀阎锡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心心相印,脉脉相通。”
- 2 回肠伤气
- 见“回肠荡气”。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语法:回肠伤气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
- 3 颂声载道
- 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不但山西百姓颂声载道,就是山西官员,从巡抚以下,也没有一个不感激他的。”语法:颂声载道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辛亥革命》:“邀请商会派人会同发还原主认领,秩序井然,一时颂声载道。”
- 4 啮雪吞毡
- 汉朝苏武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大窖中,不供应饮食,苏武乃嚼雪混同毡毛而吞食。事见《汉书·苏建传》。后用以比喻困境中艰难的生活。出处:明 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十一出:“啮雪吞毡,苏卿犹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侣。这糠呵!纵然吃些何虑?”语法:啮雪吞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李清]想道古人啮雪吞毡,尚且救了性命;这里无雪无毡,只有烂泥在手中,便去抓一把来咽下。《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去门》
- 5 肃杀之气
- 酷烈肃索的秋气。 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出处:《汉书·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肃杀之气,亦只是生气?”
- 6 徊肠伤气
- 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出处: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语法:徊肠伤气作分句;指悲伤。
- 7 平心定气
-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出处: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语法:平心定气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平气和。示例: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使之相从而后已。宋·吕本中《官箴》
- 8 绵延不断
- 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出处:《孔子家语 观周》:“涓涓不雍,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语法:绵延不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连续不断。示例:绵延不断的游行队伍正往这边涌来。
- 9 年轻气盛
- 年纪小,不懂得为人处世,喜欢争强好胜出处:老舍《小型的复活》:“但是,年轻气盛,谁管这一套呢!”语法:年轻气盛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3章:“尽管一般情况下他都老成持重,但有时也有年轻气盛的一面。”
- 10 多谋善断
- 多作谋划;善于判断。出处: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语法:多谋善断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示例: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多谋善断的政治家、军事家。
- 11 负气斗狠
- 负气:赌气;斗狠:发狠。恃其意气,发狠而为。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却怕是负气斗狠,逃了出来的。”语法:负气斗狠作谓语、宾语;指人感情冲动。
- 12 东来紫气
-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出处: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语法:东来紫气作宾语、定语;指好兆头。
- 13 屏气慑息
- 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出处:唐 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语法:屏气慑息作谓语、状语;指人大气不敢出。
- 14 慢慢吞吞
- 缓慢的样子,动作非常慢,指做事没有效率出处: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语法:慢慢吞吞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做事等。示例:余华《活着》:“我不再说什么,看着她慢慢吞吞往城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