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榻读音
陈蕃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引证解释
⒈ 后汉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稺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引唐张九龄《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唐李白《寄崔侍御》诗:“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
清孙枝蔚《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留宿明日有诗见赠用韵答谢》:“当涂谁下陈蕃榻,把卷如登杜甫堂。”
亦省作“陈榻”。 唐窦巩《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诗:“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公射》:“郑乡空健羡, 陈榻未招延。”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陈蕃榻
陈蕃榻相关词语
- 1 陈辞滥调
- 陈辞滥调,成语,读音为chén cí làn diào,释义为陈腐、空泛的论调,出自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三。
- 2 陈刍
- 陈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én chú,是指献上牧草。
- 3 陈平分肉
- 陈平分肉,成语,典出《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汉陈平居库上里﹐乡里祭社时﹐陈平为宰﹐分肉食均匀﹐受到父老称赞。后因以"陈平分肉"为办事公平之典故。
- 4 陈平
- (~-前178)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陈胜起义后,先投魏王咎,后又随项羽入关。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氏专权而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
- 5 陈祈
- 陈祈 ,清代台湾彰化小埔心街人,原籍同安。性情豪放,有智略。
- 6 陈丘
- 陈丘指的是绵延起伏的小土山。出自《孙膑兵法·地葆》。
- 7 陈朱
- 陈朱,男,1962年10月生,海南省人。海南省三亚市卫生防疫站第二门诊部主任、副主任医师、高级研究员。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术水平。
- 8 陈死人
- 陈死人,chén sǐ rén,汉语词汇,指死亡已久的人。
- 9 陈愬
- 陈愬,诉说;详细说明。
- 10 陈义
- 陈义(1900.5.13-1974.8.23)。浙江省高登县(今富阳县)新登区湘源乡马弓村夏家岭人。
- 11 陈鱼
- 陈鱼,画家、诗人。1965年生于山东省东明县,1986年毕业于山东菏泽师专艺术系;2002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05年入住北京宋庄。职业画家,兼有写作,曾有散文作品获台湾第四届梁实秋文学奖、第七届中央日报文学奖。著有诗画集《晒梦场》。
- 12 陈粟
- 陈粟,读音chén sù,汉语词语,常陈年的粟子。
- 13 陈诚
- 陈诚主政台湾省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对稳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统治作用甚大,台湾民众称呼其为陈诚伯。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自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中华民国国军”内部由陈诚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
- 14 陈州粜米
- 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宋代陈州干旱,刘衙内的儿子、女婿趁开仓赈灾之机,大肆搜括,并打死灾民张古。张子小古去开封府告状,包拯私访得实,严惩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