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门献笑简介
倚门献笑的意思
解释:
见“倚门卖笑”。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儿女,误落风尘,倘得姨娘主张从良,胜造九级浮图。若要我倚门献笑,送旧迎新,宁甘一死,决不情愿。’”
语法:
倚门献笑作谓语、定语;指妓女生活。
示例:
却说那妓女,原不是倚门献笑、涂脂沫粉的一流,姓赵,名素馨,字曰友梅。清·烟水散人《合浦珠》第三回
倚门献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倚门卖笑
倚门献笑相关词语
- 1 天大笑话
- 能引人发笑的话题语法:天大笑话作主语、宾语、定语;带有轻视人的意味。示例:请不要闹出天大笑话来
- 2 闭门塞听
- 关上房门,堵住耳朵
- 3 入地无门
- 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语法:入地无门作宾语、定语、分句;与“上天无路”连用。示例:他此时已到了入地无门的地步
- 4 风门水口
- 指要冲。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语法:风门水口作宾语、定语;指要冲。
- 5 倚门窥户
- 谓攀附企望于他人。出处: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以为贱贵有伦,等威有序,以闲人持不急之务,朝夕倚门窥户,抑亦侍郎之所恶也。”语法:倚门窥户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含笑入地
- 面带笑容而死。犹言死而无憾。出处:《后汉书·韩韶传》:“韶曰:‘长活沟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语法:含笑入地作谓语;同“含笑九泉”。示例:克臣报之曰:‘汝能以身徇国,吾含笑入地矣。《宋史·忠义传二·唐重》
- 7 拈花微笑
-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出处:《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语法:拈花微笑作谓语;指心意一致。示例:自家做来做去,原觉得口吻生花;他人看了又看,也必定拈花微笑:是亦缘也。(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 8 摆龙门阵
- 闲谈,聊天,讲故事出处:茅盾《如是我见我闻》:“上茶馆,‘摆龙门阵’,是这里的风尚。”语法:摆龙门阵作谓语;用于方言。示例:老舍《多鼠斋杂谈》:“因为怕它,所以我在白象街茶馆与友摆龙门阵之际,我又买了一顶毛织的帽子。”
- 9 笑里藏刀计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 10 言笑不苟
- 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变以师道自尊,妆模做样,尽自矜持,言笑不苟。”语法:言笑不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又闻美国学童,跬步必肃,言笑不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
- 11 布鼓雷门
- 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代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颜师古注:“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语法:布鼓雷门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比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示例: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布鼓雷门,不值一笑。”
- 12 谄笑胁肩
-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出处:《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语法:谄笑胁肩作谓语、宾语;用于献媚讨好人。
- 13 闭门觅句
-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出处:宋 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之九:“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语法:闭门觅句连动式;作谓语;形容静心写作。示例:陈去病《昼寝杂感》诗之六:“闭门觅句浑闲事,并世何人是作家。”
- 14 哑然自笑
- 哑然: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五羖大夫》:“质明,视之,恰符五数。哑然自笑神之戏己也。”语法:哑然自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禁不住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