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惑读音
谗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以谗言惑乱视听。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谗言惑乱视听。
引《宋书·臧质传》:“崇树私徒,招聚羣恶,念旧爱老,无一而存,岂不由凶丑相扇,志肆谗惑。”
唐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
宋范仲淹《奏议葬荆王》:“虽谗惑多端,陛下仁圣,力能保全,使得令终。”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谗惑
谗惑相关词语
- 1 谗疵
- 谗疵,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谗毁。
- 2 谗词
- 谗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 cí ,是犹谗言。
- 3 谗臣
- 1.好谗害人之佞臣。
- 4 谗逆
- 谗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 nì,是指诽谤他人谋逆。
- 5 谗铄
- 唐 权德舆 《祭故张工部文》:“狺狺权幸,恶厥中立,一罹谗铄,遂去亲近。”
- 6 谗谋
- 谗谋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án móu,基本意思是谗毁人的计谋。
- 7 谗客
- 进谗言的人。 清 杨昭 《<闲止书堂集钞>跋》:“ 魏齐 谗客尚解怜寒, 王诩 门人偏能计刖。”
- 8 谗訾
- 宋 王珪 《观文殿学士程戡乞致仕不允诏》:“乃援经辞宠,抗牍露衷,岂陟降之厌劳,抑谗訾之恶直。”
- 9 谗语
- 谗言。 唐 郑还古 《望思台》诗:“谗语能令骨肉离,奸情难测事堪悲。”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宋次道 集 颜鲁公 文为十五卷,诗才十八首,多是 湖州 宴会联句诗,公必在其间。又有大言、小言、乐语、滑语、谗语、醉语。”
- 10 谗贼
- 释义: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 11 谗谀
- 3.谗毁﹑阿谀之言。
- 12 谗杀
- 谗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 shā ,是指用谗言杀害。
- 13 谗蛊
- 谗蛊,汉语词汇,读音为chán gǔ,意思为以恶言或咒诅等邪术加害于他人的人。
- 14 谗诟
- 1.诋毁诟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