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举止简介
言语举止的意思
解释: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言语举止相关词语
- 1 德言工容
- 见“德言容功”。出处: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语法:德言工容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示例:那时候,姑姑教给你那‘德言工容’,就大有用处了。曹禺《五昭君》第一幕
- 2 家言邪学
- 家言:一家之言,指偏见;邪:不正当;邪学:邪说。指偏见邪说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学所以恶儒者也。”语法:家言邪学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一语为重
- 表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出处: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语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 4 举贤使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出处:《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语法:举贤使能作谓语、宾语;指选拔人才。示例: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 5 交浅言深
- 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语法:交浅言深联合式;作定语;指言谈有失分寸。示例:小弟乍会之间,交浅言深,诚恐见怪。(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
- 6 举目四望
- 抬起头,放眼四处观望。
- 7 闭口不言
-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语法:闭口不言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人因各种原因而不说话。示例:(1)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说得他闭口不言。(2)对那些无聊的争论,我是闭口不言,概不参与。
- 8 媒妁之言
-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语法:媒妁之言作主语、宾语;指媒人的介绍。示例:叶圣陶《儿子的订婚》:“有‘媒妁之言’,而媒妁只不过揭开各人含意未伸的意想。”
- 9 流言蜚语
-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出处:《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语法:流言蜚语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村里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杨朔《渔笛》)
- 10 一举两全
-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出处:《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语法:一举两全作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 11 溢美之言
- 过分夸奖的话。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语法:溢美之言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12 止戈之武
- 戈:兵器。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斯亦止戈之武焉。”语法:止戈之武作宾语;指平息战乱。
- 13 言行相悖
- 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示例:与人相交贵在诚信,若经常言行相悖,出尔反尔,将难以取信于人。
- 14 片言折狱
-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语法:片言折狱主谓式;作补语、宾语;用于称颂官吏贤明。示例:所谕西江金沙之异同,真是片言折狱。(明 卓人月《答詹曰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