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饥受冻简介
忍饥受冻的意思
解释:
忍受饥饿与寒冷,形容生活贫困窘迫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6回:“家奴逃散一空,惟有一家人董喜,忍饥受冻,常在刑部照料。”
成语造句
- 1.另外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节苏武,虽然不懂武功,为了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忍饥受冻,竟然苦苦支撑十九年,这样的坚贞不渝值得每个华夏儿女尊敬。
- 2.天下常乱,兵争不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忍饥受冻,哀鸿遍野。
- 3.他不把忍饥受冻当作什么苦难。
- 4.我自小孤苦,幼年时我是天金帝国极北地区一个冰冷小城中的小偷,那时候,我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过着忍饥受冻的日子。
- 5.就这样,老者的慈悲胸怀使小妖不用再忍饥受冻,山下凡人也如愿以偿,可谓是功德圆满。
- 6.忍饥受冻的,安能不留下些沉痼?咳、咳!
忍饥受冻相关词语
- 1 乐道忘饥
- 谓醉心于圣道。出处:《晋书·乐志》:“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语法:乐道忘饥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吞声忍泣
-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语法:吞声忍泣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默默承受。
- 3 忍隽不禁
- 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同“忍俊不禁”。
- 4 一尘不受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花朝月夕,独自爽怀,一尘不染,万念胥空。”
- 5 熬清受淡
- 熬:忍受。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出处:清 陶贞怀《天雨花》第29回:“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为人子者,反在房中与妻享用,真所谓狗彘不如了。”语法:熬清受淡作谓语、定语;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示例:老母尚且熬清受淡,若为人子者,反在房中与妻享用,真所谓儿彘不如了。《天雨花》第二九回
- 6 包羞忍辱
-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出处:明·王廷讷《狮吼记》:“在家做小伏低,好似哑子吃了黄连在心里苦,到人前包羞忍辱。”语法:包羞忍辱作定语、宾语;指人的气量大。
- 7 引颈受戳
- 不做抵抗而等死
- 8 俯首受命
- 俯:低下;首:头。形容人驯服顺从的样子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2回:“欲使悍将骄兵,俯首受命,宁非痴人说梦乎?”语法:俯首受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示例:我不想俯首受命
- 9 饿虎饥鹰
- 比喻凶残贪婪。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语法:饿虎饥鹰作宾语、定语;指贪婪。示例: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哪个呢?(清 李宝嘉《活地狱 楔子》)
- 10 忍耻偷生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语法:忍耻偷生作谓语、宾语;指苟且偷生。示例:大抵女子殉夫,其故有二:……一则忍耻偷生,苟延一息,冀乐昌破镜,再得重圆,至望绝势穷,然后一死以明志,此生于情感者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
- 11 惨不忍闻
-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语法:惨不忍闻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声音凄惨。示例:遥见何家坟中,树木阴森,哭声成籁,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
- 12 束手受戮
- 束:捆绑;戮:杀。捆起自己,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降卒不曾准备,又无器械,束手受戮。”语法:束手受戮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坐以待毙。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6回:“臣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束手受戮也。”
- 13 漏脯充饥
- 漏脯:挂在檐下风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饿了吃腐烂发臭的干肉。比喻只顾眼前,不管后果。出处:晋·葛洪《抱扑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语法:漏脯充饥作宾语、定语;指只顾眼前,不顾后患。
- 14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当:应当,应该;断:决断。指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决断,就会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就会贻害无穷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语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3章:“作战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