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而待简介
拭目而待的意思
解释: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出处:
汉·杨修《答临淄侯笺》:“观者骇视而拭目,听者倾首而竦耳。”
语法:
拭目而待作谓语;形容殷切地盼望。
示例:
朝廷旧臣,册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成语造句
- 1.制度是定出来了,会不会出现新的气象呢?大家都拭目而待。
- 2.小明表示要改过从新,每个人都拭目而待他的实际行动。
- 3.对那件事的处理,我们拭目而待。
- 4.他是否可以登上珠穆朗玛峰,让我们拭目而待。
- 5.在这次运动会上,究竟谁是优胜者,人们都拭目而待。
- 6.停火协议虽然已经签定,但能否实现和平,人民正拭目而待。
英语翻译
- 英语:
wait and see
拭目而待相关词语
- 1 援笔而就
- 就:完成。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出处:清·李渔《意中缘·名逋》:“我想求诗求字的,还容易打发。唯有索画一事,最难应酬。须要逐笔画写出来,不是可以倚马而成,援笔而就的。”语法:援笔而就作谓语、定语;用于写作等。
- 2 否终而泰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出处:《晋书·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语法:否终而泰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 3 惊耳骇目
-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出处: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须臾,云晦雷发,惊耳骇目。”语法:惊耳骇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又‘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骏马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王昌龄》
- 4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出处: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语法:悬而未决作谓语、定语;指搁置。示例:王朔《许爷》:“但又怎么也想不起来,思路受拘于我们之间一些悬而未决的往事。”
- 5 掩耳而走
- 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宁喜以殖之遗命,告于蘧瑗,瑗掩耳而走。”语法:掩耳而走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目睹耳闻
- 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出处:《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语法:目睹耳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亲眼所见。示例:仆遭遇明时,寓游京国,目睹耳闻,殆非一日,不得不为集录。宋 耐得翁《都城纪胜》序
- 7 无疾而终
-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语法:无疾而终作谓语;指死。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性命虽已保住,但得了个癫痫症,合作设大公司的事,就此无疾而终。”
- 8 目不暇给
-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之辞,传神写物,尽态极妍,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语法:目不暇给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示例: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人们走进园来,目不暇给地看到一大片的纷华绚烂。”
- 9 头昏目晕
- 犹言头昏眼花。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政看了,气的头昏目晕。”语法:头昏目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
- 10 拂袖而起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语法:拂袖而起作谓语;用于发怒时。
- 11 目中无人
-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语法:目中无人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巴金《秋》:“我对你说,你不要目中无人,就把长辈都不放在眼睛里。”
- 12 临事而惧
-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语法:临事而惧偏正式;作谓语;指遇事谨慎戒惧。示例: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有阙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三国志魏志 辛毗传》)
- 13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语法: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恭敬谨慎。示例: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 14 闻风而起
-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出处:宋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语法:闻风而起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反应迅速。示例:别处的人一定也有闻风而起的,这便是救中国的独一无二法门了。(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