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头畏尾简介
畏头畏尾的意思
解释:
畏:畏惧,害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你不必畏头畏尾。”
语法:
畏头畏尾作谓语、定语;指人胆子小。
成语造句
- 1.恩,不要畏头畏尾,我还是很看好你们的。
- 2.不过他也不会后悔,练拳之人没了骨气,爽气,只顾担前顾后,畏头畏尾,还打的什么拳,老老实实做个凡夫俗子得了。
- 3.如今父王做此事,临机而缩手缩脚,畏头畏尾。
- 4.哈哈哈……我金少爷的壮志,就是打遍天下,横行一世!像欧阳上智那样畏头畏尾,动不动就死给人看,当上至尊也不光彩!
- 5.倘使源五郎在此,定会耸肩嘲笑东方玄虎畏头畏尾,做事没有大丈夫气概,怎能成就宏图霸业。
- 6.孩子们正是在玩耍或观赏中促成了他们有信心并乐于着手做眼下能让他们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为呵护其对未来事件的幻想而畏头畏尾。
英语翻译
- 英语:
fear anything in front of and behind one
畏头畏尾相关词语
- 1 套头裹脑
- 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这桩套头裹脑的事,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语法:套头裹脑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
- 2 一心挂两头
- 一颗心对两方面都惦念出处: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语法:一心挂两头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3 神头鬼面
- 比喻怪模怪样。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9卷:“殊不知少间自都无主张,只见许多神头鬼面,一场没理会,此乃是大不实也。”语法:神头鬼面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明·黄容《江雨轩诗序》:“句雕字锼,叫噪赘牙,神头鬼面,以为新奇,良可叹也。”
- 4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语法: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俗话说: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这句话很适合他
- 5 依头顺尾
- 谓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语法:依头顺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我说书的也只得这等依头顺尾的演说。”
- 6 首尾相赴
- 首尾:前后。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出处: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语法:首尾相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畏刀避箭
- 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语法:畏刀避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无名氏《刘公案》第76回:“丈夫做事要留名,畏刀避箭非男子。”
- 8 尾大难掉
- 犹言尾大不掉。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语法:尾大难掉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 9 畏敌如虎
-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出处: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语法:畏敌如虎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怯战。示例: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10 直待雨淋头
- 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僧问:‘迢迢一路时如何?’师曰:‘天晴不肯去,直待雨淋头。’”语法:直待雨淋头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1 十字街头
- 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出处:元 无名氏《村乐堂》:“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这公事不虚诳。”语法:十字街头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大众谋生场所。示例:其实世界上你所深恶的和期望的,走到十字街头,还不是一样么?(鲁迅《两地书》七八)
- 12 掐头去尾
-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出处: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语法:掐头去尾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事物有用部分。示例: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影响很坏。
- 13 蓬头垢面
-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出处:《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语法:蓬头垢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富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
- 14 百丈竿头
-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语法:百丈竿头作宾语、定语;指人的技艺、修行等。示例:百丈竿头,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