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三寸舌简介
掉三寸舌的意思
解释: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出处:
《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语法:
掉三寸舌作谓语、宾语;多指进行游说。
示例:
我们不需要你来掉三寸舌
掉三寸舌相关词语
- 1 三灾六难
- 见“三灾八难”。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语法:三灾六难作宾语、定语;指多灾多难。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3章:“一辈子三灾六难总是免不了的。”
- 2 钳口挢舌
- 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出处:《清史稿·朱琦传》:“一旦遇大利害,抢攘无措,钳口挢舌而莫敢言。”语法:钳口挢舌作定语;指闭口。
- 3 枉口诳舌
- 见“枉口拔舌”。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语法:枉口诳舌作谓语、宾语;多指造谣生事。
- 4 笨嘴拙舌
-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语法:笨嘴拙舌联合式;作谓语;用于谦辞。示例:(1)我笨嘴拙舌的,怎能参加辩论会呢?(2)小明是个笨嘴拙舌的人,但他的脑子很灵,手也巧得很。
- 5 张口吐舌
- 形容很惊奇的样子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家张口吐舌,忍气吞声,簇拥翠莲上轿。”语法:张口吐舌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惊讶等。
- 6 日出三竿
-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处:《南齐书 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虹抱珥直背。”语法:日出三竿作定语、宾语;指时间不早了。示例: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唐·刘禹锡《竹枝词》)
- 7 六街三市
-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语法:六街三市联合式;作宾语;指大街小巷。示例:果然那厢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来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
- 8 喉舌之官
- 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出处:《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后汉书·左雄传》:“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
- 9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语法:掉以轻心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否定句。示例: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掉以轻心了。(秦牧《两只青蛙》)
- 10 吾日三省
- 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
- 11 两般三样
- 不一样,不一致。
- 12 寸丝半粟
-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语法:寸丝半粟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微小的东西。示例: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 13 一举三反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法:一举三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藤谷古香《轰天雷》第14回:“私者公之析言,公者私之积名,要之一举三反,可以战夫索西谛矣。”
- 14 三翻四覆
- 三、四:形容次数之多。翻、覆:反复。形容变化很多;反复无常。。出处:明 张岱《石匮书后集 烈帝本纪》:“先帝焦于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语法:三翻四覆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做事无常。示例:鲁迅《二心集 上海文艺之一瞥》:“因此革命的文学者,就不但应该留心迎面的当然,还必须防备自己一面的三翻四覆的暗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