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始善终简介
善始善终的意思
解释: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束。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语法:
善始善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不如早达时务,善始善终,全了恩人生前一段美意。(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成语造句
- 1.做事情不能有头无尾,因为只有善始善终了,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 2.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
- 3.任何工作都要善始善终,决不能虎头蛇尾。
- 4.我们做事要善始善终,虎头蛇尾是不行的。
- 5.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善始善终,而不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 6.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善始善终,这种精神很可贵。
成语故事
- 秦朝末年,家境贫寒的陈平爱好道表法里的黄老之术,他担任过魏王咎的太仆,项羽的都尉,刘邦的军中尉。他献计使项羽疏远谋士范增,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曲逆侯,历任惠帝、吕后、文帝三朝丞相,他能应付各种情况并能善始善终
英语翻译
- 英语:
do well from start to finish
- 日语:
仕終 (ししゅう)をよくまっとうする
- 俄语:
хорошо начать и успешно закончить
- 其他:
<德>was gut angefangen wurde,muβ auch gut zu Ende geführt werden<法>bien commencer et bien finir <irréprochable d'un bout à l'autre>
善始善终相关词语
- 1 情善迹非
- 感情融洽,但所走的道路并非一致出处:《寄欧阳舍人书》
- 2 谨终如始
- 谓谨慎小心、始终一致。出处: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语法:谨终如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终天之戚
- 终天:终身。到死的时候都清除不了的悔恨语法:终天之戚作宾语;用于死丧不幸的事。示例:他不会有终天之戚,因为他努力过
- 4 善始令终
- 同“善始善终”。出处:三国·魏·嵇康《琴赋》:“即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语法:善始令终作谓语、定语;指做事情有头有尾。示例: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善始令终,腾劳于明代。”
- 5 终身不渝
- 渝:变。一生自始自终一直不变出处:梁实秋《谈友谊》:“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语法:终身不渝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曲终人散
- 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曲子停息了。示例:他的建议太富浪漫色彩,太理想化,所以曲终人散,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 7 善骑者堕
-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出处:《淮南子 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语法:善骑者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8 善罢罢休
- 亦作“ 善罷干休 ”。轻易地了结。多用于否定。《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聽書的又如何肯善罷干休?”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不去呢,她必不会善罢甘休;去呢,她也不会饶了他。”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他恨我可恨透啦,必不肯善罢甘休。”
- 9 否终斯泰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出处: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语法:否终斯泰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 10 有始有终
- 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语法:有始有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毛泽东《矛盾论》:“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
- 11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出处:《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语法:遏恶扬善作谓语、定语;指惩恶扬善。示例:是以君子一类求同,遏恶扬善,以致其大。(三国 魏 阮籍《通易论》)
- 12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语法:惩恶劝善联合式;作谓语;指惩罚恶人劝他向善。示例: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
- 13 善与人交
- 善于与别人交朋友。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语法:善与人交作谓语;指善于与别人交朋友。示例: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晋书 邓攸传》)
- 14 善为我辞
- 好好地替我辞谢掉出处:《论语·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