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终斯泰简介
否终斯泰的意思
解释: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
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语法:
否终斯泰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darkest hour is that before the dawn.
否终斯泰相关词语
- 1 有始有终
- 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语法:有始有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毛泽东《矛盾论》:“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
- 2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
- 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语法: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3 泰山磐石
- 比喻安定稳固。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语法:泰山磐石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郁达夫《马六甲游记》:“仍旧是屹然不动,有泰山磐石般的外貌。”
- 4 保盈持泰
- 指保持安定兴盛的局面。出处:参见“保泰持盈”。语法:保盈持泰作宾语、定语;指维持社会安定。示例:因要保盈持泰,避免地中海的危机严重化而对意德有所让步。邹韬奋《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
- 5 赫斯之威
- 赫:显耀。斯:语气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出处:《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语法:赫斯之威作宾语;用于帝王等。
- 6 谨终追远
- 终:人死;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出处:宋·苏轼《母蒲氏王氏秦国太天人外制》:“谨终追远,仁也;显亲扬名,孝也。”语法:谨终追远作谓语、宾语;指旧的礼法。
- 7 河汉斯言
-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语法:河汉斯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如我将来,亦出一辙,性情同者,当不河汉斯言。”
- 8 泰极生否
- 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凶。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语法:泰极生否作谓语、分句;指好事变坏事。
- 9 否终而泰
- 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出处:《晋书·庾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语法:否终而泰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 10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出处: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语法:歇斯底里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王朔《空中小姐》:“重新提起了阿眉,我们都有些歇斯底里。”
- 11 无疾而终
- 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到三十六岁,忽对人说:‘玉帝命我为江涛之神,三日后,必当赴任。’至期无疾而终。”语法:无疾而终作谓语;指死。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性命虽已保住,但得了个癫痫症,合作设大公司的事,就此无疾而终。”
- 12 睹始知终
- 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语法:睹始知终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否去泰来
-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出处: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语法:否去泰来作谓语、宾语;指厄运结束。
- 14 泰阿倒持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出处: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语法:泰阿倒持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使自己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