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不升简介
一谷不升的意思
解释:
指歉收。
出处:
《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语法:
一谷不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谷不升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一谷不登
一谷不升相关词语
- 1 一枝春
- 指梅花。
- 2 不伏烧埋
-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语法:不伏烧埋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的样子。示例:我又不敢当厅抵赖,恰待分说,又道咱家不伏烧埋。(《元曲选 争报恩》二)
- 3 目不邪视
-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语法:目不邪视作谓语、状语;指为人正派。示例:鲁迅《彷徨·伤逝》:“她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没有看见。”
- 4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出处:《南齐书·刘悛传》:“后悛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语法: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你不记宋弘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5 一些半些
- 形容极少。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语法:一些半些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 6 下落不明
-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语法:下落不明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失去消息。示例:巴金《怀念圣泉》:“但是我到了桂林才知道他入狱后~。”
- 7 一技之微
- 有某种技能或特长出处:《隋唐演义》
- 8 惊魂不定
- 形容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9 百无一能
- 什么都不会做。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语法:百无一能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能。
- 10 一得之功
-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语法:一得之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自谦。示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一得之功,一技之长,或许正是别人之短。
- 11 不肯一世
- 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出处: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语法:不肯一世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狂妄自大。
- 12 积重不返
-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语法:积重不返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习惯难改。
- 13 一枝自足
- 一枝:一根枝杈;足:满足。有一根枝杈也就满足了。比喻能得到维持生活的一席之地出就知足了。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14 一表非俗
-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语法:一表非俗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人很潇洒。示例:李蒙见仲翔一表非俗;又且当朝宰相之侄,亲口嘱托,怎敢推委。(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