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蓬莱山读音
道家蓬莱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后汉东观的别名。 2.指中央政府藏庋图书典籍之所。
引证解释
⒈ 后汉东观的别名。
引《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康遂荐章入东观为校书郎。”
李贤注:“老子为守臧吏,復为柱下史,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事见《史记》。言东观经籍多也。 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録并皆在焉。”
⒉ 指中央政府藏庋图书典籍之所。
引宋陆游《入秋游山赋诗》之三:“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莱山,尘凡不可料,亦復居其间。”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道家蓬莱山
道家蓬莱山相关词语
- 1 道殣相望
- 道殣相望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ào jìn xiāng wàng,意为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 2 道德哲学
- 亦称伦理学,是研究善与恶、对与错、职权与义务等概念的哲学分支。
- 3 道德天尊
- 道教“三清”尊神之一,一般指太上老君。
- 4 道骨仙风
- 形容人的风度神采,不同凡俗。
- 5 道寡称孤
- 道寡称孤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guǎ chēng gū,意思是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出自明·无名氏《陈仓路》。
- 6 道远知骥
- 道远知骥,读音是dào yuǎn zhī jì,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炼,才能看出人的优劣。出自《矫志》。
- 7 道素
- 道素,指纯朴的德行。
- 8 道左
- 道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dào zuǒ,意思是路的左边。
- 9 道长论短
- 指评论好坏是非。出自《三日杂记》
- 10 道碴
- “道碴”现已更名为“道砟”,指用作承托路轨枕木的碎石,是较早期出现及常见的轨道道床结构。工程会在铺设路轨之前,先在路基铺上一层碎石,再加以压实,然后才铺上枕木及路轨。道碴作为公路路基填料的一种尝试,尚无可操作性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评标准。研究道碴路基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11 道岸
- 道岸(654~717)唐代僧。颍川(河南许昌)人,俗姓唐。年少好学,从文纲出家,坚修律义,深入禅慧,后常居会稽龙兴寺,时号大和尚。中宗征至京,入内道场,为菩萨戒师,历任白马寺、中兴寺、庄严寺、荐福寺、罔极寺等纲维总务,并与工部尚书张锡监造荐福寺。初江南一带多行十诵律,罔知四分,师请帝诏敕执行南山律宗,于是四分律始行于江淮间。唐开元五年入寂,世寿六十四。(宋高僧传卷十四)
- 12 道德习惯
- 道德习惯,亦称“道德行为习惯”。是指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经长期自觉的练习与实践而形成,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它的养成不仅使人获得了易于实现道德动机的行l^J手段,而且还由于它的受阻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J成为进一步激励人们行动的内驱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在组织行为练习与实践时应注意:(1)激发学生掌握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意向与欲望;(2)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3)创造良好的行为情境,避免重复_不良行为的机会;(4)使学生了解道德行为的社会意义及练习的阶段要求,并让学生了解练习的成绩和体验到愉快的情绪;(5)及时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懒.使之明确坏习惯的害处,并加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
- 13 道貌
- 道貌,拼音是dào mào,汉语词语,释义:1.修道者的容貌;2.指清雅飘逸的面貌;3.道学家的面貌。形容一本正经的样子。
- 14 道山学海
- 道山学海,读音dào shān xué hǎi,汉语成语,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出自《鸣凤记·邹林游学》。